內閣,朝會結束后,工部尚書曾鑒第一時間找到內閣首輔傅瀚。
“閣老,派去修繕黃河的人選,不知可有推薦之人?”
傅瀚想了想,道:“著你工部侍郎張昇主持吧。”
“嗯,翰林院編修謝丕也隨同過去觀政學習。”
謝丕是謝遷的兒子,同時也是傅瀚主持會試的學生,謝閣老雖然已經致仕,但他在朝堂數十年,依舊有許多學生在。
傅瀚任內閣首輔沒多久,他亟需一批人支持自己,現在給謝丕這個機會,也是間接對前謝閣老的一種暗示。
這是一種政治人脈的交換,謝閣老在朝的人脈已經用不上了,此時盡歸于他傅瀚,可最快速度增加傅瀚在內閣的威望。
曾鑒微微頷首,又問道:“可需問問焦閣老意見?”
傅瀚搖頭道:“不用。”
“太子殿下并未委任焦閣老。”傅瀚又補充。
治黃河是一項大工程,若是治好,一定會千古留名,政績上自是不用多說,說不得死后都能加謚文正的文臣最高規格。
焦芳是蔚王的人,傅瀚當然知曉,這項政策雖然是朱厚煒提出來的,可具體實施是誰,誰才能包攬政績。
傅瀚自然不會用朱厚煒的人,從而讓這項工程的政績分給蔚王。
這些心思,曾鑒并不明白,只是拱手道:“下官遵旨,這就著手去安排人選。”
“等一下。”
傅瀚叫住曾鑒,問道:“你工部打算從何處開始?怎么做?”
曾鑒搖搖頭:“尚且沒有頭緒,待下官回去開個會議商討一番,再詢問詢問蔚王。”
傅瀚搖頭道:“蔚王已給出具體的方針,若是你們什么事都詢問蔚王,不免讓人覺得工部能力不濟。”
“有了章程后,拿給老夫看。”
曾鑒深以為然,甚至還覺得傅瀚是為他工部考量,不由感激道:“多謝閣老提點。”
傅瀚揮揮手,示意曾尚書離去。
他只是單純的不想再讓朱厚煒染指治理黃河大工程,指導方針和策略都給了過來,若是蔚王在牽頭去做這些事,那么所有政績都將歸功于朱厚煒。
這是傅瀚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這項政績實在太大,千百年來誰都沒辦法徹底治理黃河,若是在自己手下將黃河水患治理成功,一時間他的名聲和在大明的威望絕對可以水漲船高。
這也是他不希望朱厚煒參與進來的原因,盡管朱厚煒是提出治河理論的人。
想當初隋煬帝只是開通了京杭運河,至此一項功績,就能摘除他身上所有污點。
黃河治理工程比京杭運河還要偉大,一旦事成,他傅瀚定能在史料上留下濃妝重抹的一筆!
除此外,在地位不穩的內閣首輔位置上,他將會變得更加穩固,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當初李東陽不就是靠著茶陵詩派的影響力,才能穩坐內閣第一首輔的位置,六部九卿誰不對李東陽尊敬有加?
傅瀚知曉,他這個半路被推舉上來的內閣首輔,下面有很多人不服,想要穩固自己的地位,只能用點手段了。
退一萬步說,太子只是說有拿捏不定的主意去找蔚王商討,現在又不是拿捏不定主意的時候,什么主意是拿捏不定的,不也是他內閣首輔說了算么?
雖然蔚王提出理論,但將他從這項工程中踢出,傅閣老有這個能力。
……
太液池。
弘治皇帝對今日朱厚煒來朝倍感好奇,讓懷恩去打聽之后,才知曉朱厚煒今日在朝會提出來的治河理論。
“嘖嘖嘖。”
弘治皇帝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你覺得蔚王如何?”
懷恩:“……”
“老奴哪里懂什么國事呀,只是聽聞文武百官都對蔚王給予極高評價,想來蔚王此策定是驚世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