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月,大明朝各地又開始紛紛飄落秋雨,今年的天氣格外冷,才入秋沒多久,就能感受到寒風撲面。
槐花胡同,楊府。
費宏有些不解的問楊廷和道:“閣老,查什么?”
楊廷和道:“開封堤壩就算被洪水沖破,也不可能釀成如此大災,歷史上開封段不是沒破過堤,何時會如此嚴重?”
費宏倒吸涼氣,道:“閣老你覺得是有人故意為之?”
楊廷和道:“蔚王才提出束水沖沙,清理淤泥”的國策,開封那邊就決了堤,而后傅閣老就建議以開封段展開治黃河國策。
很難說這一切未必不會人為。
費宏沉默了許久,忽然開口道:“如果是蔚王……”
楊廷和搖搖頭:“蔚王是非分明,將國看的比自身還要大,損害開封數十萬百姓利益之事他不可能做。”
“總之查查吧,查出任何線索都不要聲張,直接通信給我。”
費宏重重點頭:“好!”
楊廷和道:“我就不送你了,此番去河南賑災是個輕松的差事,只要能將老百姓安撫住,你就是首功,我會替皇上為你表功。”
“多謝閣老。”
費宏闊步離開楊府,沒有任何耽擱,立刻朝中原開封進發。
楊廷和安靜的坐在書房內,隨意翻閱手中的《周易》,看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后,他呆住了許久。
“弘治十二年。”
楊廷和自言自語的開口,他將那一年所有的大事重新回想了一遍,緩緩閉上眼睛。
“去將順天府通判召來。”
沒讓楊廷和等候太監,順天府通判李由便急促走來,拱手道:“參見閣老。”
楊廷和道:“你是順天府通判,順天府的潑皮混混之流應該認識不少?”
李由不明所以,忙不迭道:“學生不敢。”
楊廷和壓著手道:“通過這些地頭蛇,讓他們想辦法接觸接觸傅閣老府上的下人,打聽打聽十二年前傅閣老府上那名管事王德祿為什么離去,有沒有知情之人。”
“喏!”
楊廷和揮揮手,深吸一口氣,皇上手段深不可測,傅閣老可能已經盯上自己了,要么盡快想辦法將傅瀚趕下臺,要么未來他在內閣的日子一定不好過!
只是誰是獵手,誰是獵物,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如果楊廷和不想和傅瀚爭,為什么還要推薦費宏呢?他了解弘治皇帝的性子,知道弘治皇帝的軟肋就是愛子。
兩個兒子就是他的軟肋。
他想把江山交給太子,那就需要一個持續斗爭的內閣,所以楊廷和在朝會上才會主動出擊,推薦費宏,他更知道,皇上為了平衡內閣,一定會選擇費宏去河南。
楊廷和要的是人脈,皇帝要的是平衡,各取所需。
……
潛龍衛一封封消息正在從開封不斷傳回內閣,關于開封黃河堤壩決堤的事,潛龍衛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現在黃河口子開的很大,想要去查口子究竟是人為還是天災,已經無法判斷。
朱厚煒坐在王府的書房內揉了揉眉心,即便心中有了些許懷疑,但沒有證據。
是謝丕?還是工部侍郎張昇?從明面來看,似乎謝丕更值得懷疑。
可謝丕真要做這些事,又怎會大言不慚的說要主動打開開封段堤壩,以實現束水沖沙之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