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望日朝會。
弘治皇帝親自主持接待朝鮮、占城和安南三國使臣。
先是禮部宣讀三個國家和大明友誼長存,然后鴻臚寺唱讀三個國家帶來的賀禮。
而后便是禮部宣布回禮的禮品。
黎溶彎腰行禮,尊敬的拜謁大明天子,不復往日的灑脫,氣勢也變得莊重起來。
“外臣恭祝大明天子萬歲萬萬歲。”
“外臣請求大明天子開恩,如今我國發展落后,百姓貧窮,富國之策無外乎培養人才,奈何我國紙張難造,懇請大明皇帝賜予我國造紙術。”
和朝鮮這種國家不一樣,朝鮮受大明之利,這些年科技發展迅猛,早就不需要造紙術和冶鐵技術了。
如果有可能,他們想問大明尋求更厲害的武器盔甲甚至火藥制造。
不過他們也只能想想,誰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大明的核心,大明不可能給他們的。
弘治皇帝微笑道:“汝此要求,大明自是責無旁貸。”
不待黎溶高興謝恩,弘治皇帝繼續道:“汝國和占城,都是我太祖爺親定的不征之國,大明自也不會厚此薄彼。”
“就同賞賜一份造紙術給占城吧。”
占城國使臣感恩拱手拜謁道:“外臣多謝大明天子萬歲萬萬歲!”
至于冶鐵技術,這些事提前朱厚煒就已經和他們通氣了,不會在朝會這種莊重場合提出來,不然天子也會陷入尷尬之境,這種事自是不可能發生。
兩國平衡政策是朱厚煒提出來了,要保證占城國的發展不會落后于安南,實現南部兩國牽制平衡。
未來大明還會保證對占城的投入,以盡快使占城國達到國家實力快速發展,以匹配他們的對手安南。
黎溶在出使大明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所有規劃,只是得到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本來她想尋求大明更多的無償幫扶資助,但都無疾而終。
朱厚煒沒給他這機會。
北平又飄了一場雪。
朝會結束后,內閣首輔傅瀚親自設宴,送別三國使臣。
……
十一月十八日,三國使臣作別大明。
朱厚煒的差事算是徹底結束,她披著黑色大氅從紫禁城出來,風雪中,踽踽獨行。
正陽大街上的人已經稀少,朱厚煒撐著雨傘緩緩踱步在大街上。
后方黎溶跟了上來,和朱厚煒并肩走著。
朱厚煒有些意外的道:“黎公主,你們今日不是要回國了?”
黎溶點點頭:“是啊,我來和你說說話。”
“嗯,你說。”
朱厚煒從容的笑了笑。
黎溶詢問道:“如果有一天,安南和占城開戰,大明會怎么選擇?”
朱厚煒想了想,道:“會調停。”
“如果調停不了呢?”黎溶再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