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那邊依舊沒有任何消息,張皇后每日以淚洗面,弘治皇帝也悲痛的無法上朝,就連他最愛的釣魚都擱置了,天天陪伴在張皇后身旁。
朱秀榮的婚事推后,在沒確定弟弟死活之前,她暫時不會成婚。
今日一早,大朝會。
朱厚照只能親自組織大朝會。
先是兵部那邊匯報這次北邊的戰況,前后攏共擊殺韃靼人三千余,損失六千騎。
這種戰損比是大明無法接受的,已經算是大敗。
不過兵部尚書劉大夏還是對朱厚照歌功頌德一番,畢竟朱厚照親自帶騎兵斬殺六百余韃靼人的輝煌戰績值得宣揚。
只是現在朱厚照臉上卻火辣辣的,如果不是這次他的任性,也不會因為他犧牲掉六千余騎兵。
關于這次北疆的戰況,整個朝廷都很有默契的淡化處理,至于蔚王是否安全,現在也無人提及。
一名都察院御史拱手出列,開口道:“啟奏殿下,微臣彈劾內閣次輔焦芳。”
“初李東陽為大學士,焦芳子科考,乃脅大學士李東陽使其子廷試第一,大學士李東陽剛正不阿,而后焦芳挾私報復,心胸狹隘。”
“又有滿刺加國使臣,本江西罪犯,逃至滿刺加,焦閣老厭惡之,乃下內閣令曰:江西之俗,多散漫,如彭華、尹直、徐瓊、李孜省、黃景等人,多被人議論。當裁減江西鄉試名額五十,初官不授京職,乃為法令!”
這些都是焦芳曾經做過的事,抵賴不掉,以前因為蔚王在,傅韓沒有對焦芳動手,但并不意味著這些罪證傅瀚就不知道。
如今蔚王不在了,自然開始指使都察院攻擊焦芳。
都察院御史再次拱手道:“啟奏太子殿下,焦芳心胸狹隘,剛愎自用,應罷其內閣次輔職。”
傅瀚微微抬眸,旋即朝堂又有數名官吏出列附和,道:“臣等祈求太子殿下罷焦芳內閣職。”
楊廷和微微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傅瀚,他沒有開口替焦芳辯駁,畢竟他和焦芳的交情不深,兩人也不是一個陣營,對執政的理念也頗為不同。
焦芳是以蔚王馬首是瞻,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內閣期間做過許多改革,但蔚王的哪項改革不是觸動權貴的利益?
蔚王還在的時候,沒有人敢說焦芳的不是,現在蔚王不在了,反噬也開始紛紛暴露起來,朝中許多高官權貴們都支持罷免焦芳內閣次輔的職位。
焦芳早就知道會有這么一日,于是從懷中拿出辭職信,像是早就預備好了一樣,躬身對朱厚照道:“微臣祈求告老還鄉,懇請太子殿下開恩。”
朱厚照揮手道:“閣老于朝廷有貢獻。”
傅瀚出列道:“啟奏殿下,常言道:功是功,過是過,焦閣老致仕,但其大學士職和太子少保職全部保留亦可。”
隨著傅瀚開口,朝堂上許多官吏紛紛附和,朱厚照一時也拿捏不定了主意,看著這么多人都在劇烈彈劾焦芳,張彩和陳玉張璁等人也不敢觸這群人的眉頭。
沒有底氣啊,而且他們身上也不干凈,蔚王也不在這里,真要出事了,沒有人會替他們撐腰。
按理說這樣級別的高官,就算致仕辭職,也要走一遍程序,最起碼前后三次才能徹底辭掉。
百官也會幫著說點話。
但到焦芳這里就截然不同了,焦芳也心灰意冷,雖然朱厚照力排眾議挽留焦芳,但焦芳知道,在沒有蔚王做他后臺的時候,即便繼續在內閣,也會被邊緣化,工作職能會被傅瀚全部收回,最后落得個閑雜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