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前最大的一場雨即將在三月份落下紫禁城,天空黑壓壓的一片,黑云壓城。
武英殿外站滿了眾人,直到劉瑾宣布進殿后,眾人才有序的走了進來,朱厚照和朱厚煒早早在武英殿等著眾人。
“微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內閣六部一眾高官在來之前,內閣就召六部開過會議,眾人都知曉江西那邊的情況,也不用再多介紹。
還不等朱厚照開口詢問,楊廷和便面色凝重的道:“太子殿下,出事了。”
“南直那邊的食鹽價格開始攀升,已經暴漲到七八十文一斤,每天一個價,價格還在不斷地朝上升。”
這么恐怖的食鹽價格,已經達到了戰時的水平,弘治前期的食鹽價格最高也不過三十文,基本都在二十到三十之間波動,此時已經翻了接近三倍。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即便已經漲到七八十文一斤,卻依舊有價無市。
南直那些食鹽大戶們已經不再對外開放販賣食鹽,而且成品醋和醬油的價格也開始在飆升。
但凡能有點咸味的東西,比如鹵水豆腐之類的物價都在快速飆升,南直的百姓已經馬上就會缺鹽。
兩淮轉運使被殺,兩淮食鹽被搬空,對整個南直的影響力,僅僅只在一個下午時間,就開始發酵膨脹。
隨著食鹽價格飆升,甚至普通民眾買不到食鹽,很快南直地方就要開始亂起來。
梁儲拱手道:“殿下,南京戶部已經快馬加鞭送信給京師,請求我們立刻從長蘆、山東、遼東等鹽場撥鹽過去。”
朱厚煒蹙眉道:“這三大鹽場要撥多少鹽過去才能維持南直的平穩?戶部可測算過?”
戶部尚書拱手道:“回蔚王最少需要百萬斤,恐怕才能將食鹽的價格稍微降下來一點。”
“那就令三大鹽場調撥過去。”
戶部尚書憂心忡忡的道:“京畿、遼東、山東等地的商人都在嗷嗷待哺,鹽只要從鹽場送出去,恐怕立刻就會被商人們給堵住。”
“他們要造反不成?”朱厚照氣咻咻的道。
楊廷和忙不迭回道:“殿下,南直的商人還有儲備的鹽,只要他們拿出來,南直不會形成現在的局面。”
“很顯然他們都默契的將食鹽全部藏匿了起來,不肯朝市場發放。”
朱厚照怒道:“這群卑賤的商人,忘恩負義,不顧國家存亡,該殺!”
不過朱厚照也只是生悶氣罷了,朝廷不可能將這群商人都殺了,沒有充分的理由,而且法不責眾,南直有多少商人?上萬上十萬,怎么殺?
而且除了南直,京畿、遼東和山東等地的商人又何嘗不是在做同樣的事?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明的商人受開中荼毒最為嚴重。
洪武時期定下國策,商人運輸糧食去九邊,滿足九邊軍隊糧食需求,然后軍隊給商人發放鹽引,商人兌換食鹽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