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坐在書房內,交代好秀宜后,便開始陷入沉思。
他也不知道民間會不會有什么奇人異士,但凡有點希望,朱厚煒都要試一試。
書房的門扉被敲響,門外傳來徐光菡的聲音,她輕輕的道:“相公,我可以進來嗎?”
“嗯,進來吧。”
朱厚煒沖徐光菡溫柔的笑了笑,道:“下次直接進來就是,干嘛還要敲門?”
徐光菡微笑道:“怕打擾相公辦正事。”
“身子還好嗎?有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徐光菡搖搖頭道:“相公請了那么多御醫過來,每天都在調養身子,營養都過剩了,成天成天想睡覺。”
“有沒有想吐什么的?”
徐光菡搖頭道:“沒有,就是肚子有些難受,其他的也沒什么情況,御醫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這是正常的現象。”
“那就好。”朱厚煒稍稍安心。
“相公不必太擔憂,大哥吉人天相,一定有辦法醫治的。”
“嗯。”
徐光菡從袖籠中拿出一張紙,遞給朱厚煒道:“我閑暇時候想的,相公你看看。”
“什么?”
朱厚煒狐疑的接過紙張,認真的看完后,忽然倒吸涼氣道:“額,都是你想的?”
徐光菡嗯了一聲,道:“閑著無聊,便寫了點東西,不知道對相公有沒有幫助。”
“有!”
朱厚煒肯定的道:“作用非常大。”
這是徐光菡給他寫的關于未來治理藩王的策略和方向。
她建議第一步先推恩分化,比如藩王世子均分祿米,比如原本給某一藩王每年一萬石,那日后將這一萬石均分給藩王和子孫。
反正你藩王總得到的祿米也是這么多,這么多祿米也是要養兒子世子,那現在朝廷給你們切蛋糕,直接將祿米給到世子手中。
如此一來,除了繼承藩王大宗的嫡長子需要繼續支付一萬石,其余藩王則只能繼承一千石的祿米。
這樣一代代改革下去,最終只會形成大宗嫡長一脈需要支付高昂祿米,其余則不需要支付高昂的代價,大大縮減了朝廷的開支。
這是對漢武帝的推恩令微調,或許現在還看不出什么,但下一代,下下一代之后,就會給明廷節省許多財政支出!
至于其他世子他們肯定會有怨念,本來作為宗室,他們應該也享有和大宗差不多的待遇,現在直接被砍到大動脈上,誰也不會忍氣吞聲。
徐光菡接下來寫了第二條策略,考封制替代世襲。
藩王子孫通過考試,不管文考還是武考,只要通過地方儒學、和武學考試,那么就允許你享受和大宗一樣的俸祿待遇,若是你考不上,那只能按照第一條執行。
這下宗藩該沒借口抱怨埋怨了吧?朝廷不是不給你機會,機會給你了,你把握得住那就繼續給你支付高昂的俸祿。
把握不住那就老老實實的繼承小額俸祿。
朝廷沒有斷絕你們的路,依舊給你們機會,只要有機會存在,宗藩就不會亂。
而且徐光菡這條策略的高明之處還在于,你若是真能中儒學和武學,那說明你這名藩王世可造之材,朝廷給你支付高昂俸祿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