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拱手道:“還請兩位先生替在下寫一封奏疏,本王要上陳朝廷,替天下藩王發聲!”
文徵明和祝枝山早就想讓自己的才華得到朝廷的重視,當即答應了寧王的話。
“王爺。”
寧王府的一名管事抵達,躬身道:“壽王和益王求見。”
“嗯?”
“快請。”
兩位藩王進入寧王府,立刻大聲道:“寧王兄,欺人太甚,朝廷欺人太甚啊!”
寧王微微壓了壓手,道:“兩位王弟不要氣憤,本王已讓府邸的幕僚寫奏本,不日本王就會代表天下藩王傳遞給朝廷。”
“勢必要向朝廷要一個說法的。”
壽王道:“寧王兄,你說會不會是上次我們的做法引起朝廷不滿,這是故意報復我們呢?”
“如果真是如此,天下藩王豈不都要仇恨于我們?”
寧王安慰道:“九弟不要胡思亂想,朝廷還不會因為些許小事,開罪天下藩王,此舉明顯就是早就謀劃好的。”
雖然表面這么安慰,但寧王不得不懷疑和這件事有關系。
而且天下藩王肯定也會對壽王和益王頗有微詞,當初他們因為壽益二王躲在后面去討要鹽引的時候,對壽益二王歌功頌德,現在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后,又怎可能不背后罵這兩位王爺?
不過沒用。
他們總不能來江西將兩位王爺給殺了。
再說了,調整藩王俸祿是國策,和壽益二王也沒多少關系,他們最大的仇視應該還是朝廷。
這樣也好,天下藩王若是對朝廷不滿的味道加重,寧王就可以暗中布局,當初太宗能靖難拿下江山,情況和現在又何其相似?
“寧王兄,若是朝廷不知悔改,又當如何?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這封國策塵埃落定嗎?”
“真要如此,我們的后代怎么辦?咱們活了大半輩子,不就是給后代爭一份家產嗎?”
“若是這點權利都沒有了,那我們還怎么忠心朝廷呢?”
益王開口道。
寧王淡淡乜他一眼,知道益王是在試探自己,益王作為弘治帝的第六子,早就看不上弘治的軟弱,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罷了。
“六弟,不要胡扯八道!”
“還沒到那一步。”寧王又補充了一句,益王微微一愣,心道寧王兄果然有野心啊!
“若朝廷真不收回政策,那就想辦法去一趟北平,咱們一起過去,總要討個說法!”
壽王搖搖頭道:“藩王不得入京,咱們這么做不是違背祖訓了嗎?”
寧王道:“朝廷又何嘗不在違背祖訓呢?他們還將祖宗當一回事嗎?”
“一而再再而三的違背祖宗成法,這事兒還少嗎?”
“兩位王弟,你們也早點回封地,最好也能上奏一封奏疏,說要回去祭奠先皇,試探試探朝廷的態度,同時也給一眾藩王暗示。”
益王不解道:“去了北平又當如何?”
寧王道:“御前講理!”
聽著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益王只能道:“那就試試!”
這趟水,最好越渾越好,最好能將朝廷所有注意力都轉移。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士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