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不解的道:“什么意思?”
王守仁道:“此二人現在就在寧王府,檄文就是他們寫的。”
唐寅大驚失色:“糊涂!”
“他們怎可助紂為虐?”
王守仁又道:“蔚王也在南昌寧王府。”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本官遲遲不動兵了吧?寧王好攻,但要保證蔚王安全,萬一給他逼急了,蔚王怎么辦?”
唐寅陷入沉思,道:“你讓我……勸文徵明和祝枝山放了蔚王?”
“是!”
王守仁道:“南昌內部潛入了很多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他們已經做好布控,只要蔚王能出南昌王府,他們就有辦法將蔚王送出來。”
“現在外人根本無法接觸到南昌王府,只有從內部行動。”
唐寅沉思了一會兒,搖頭道:“既然文徵明和祝枝山決定幫助寧王,就絕對不會背叛,我了解他們的性子。”
王守仁道:“蔚王在軍驛留下了一封信。”
“事情的真相他都寫下來了,你看看。”
王守仁將信件交給唐寅。
唐寅急速瀏覽,看完后不由倒吸涼氣。
肅王是寧王派人殺的,瘟疫是寧王散播的……他在南昌制造一切混亂,就是為了謀反做準備。
換句話說,寧王根本就不是被逼的,他是早有預謀的!
王守仁這才道:“文徵明和祝枝山受到了寧王的蒙蔽,根本無人能勸得動他們。”
“現在恐怕只有你的信件,才能秘密交到他們手上。”
“我會派錦衣衛過去送信,但要等兩人離開王府,這需要等待機會,也需要冒險。”
“如果他們執迷不悔,那去送信的錦衣衛必死無疑。”
“但這事兒,我卻不能不做。蔚王不出來,本官就不能放開手去打。”
唐寅當即道:“我立刻寫信給文徵明和祝枝山。”
“嗯。”
……
三日后。
南昌王府。
文徵明今日離開府邸,前去視察南昌城內的百姓輿論情況。
傍晚,正在他欲回王府的路上,旁邊忽然出現一名百姓,急促的道:“唐寅讓在下給閣下送一封信,閣下且看看。”
文徵明愣了一下,狐疑的打開信件,待看完信件后,立刻將它藏在袖籠中,再去找那名百姓漢子,已不見蹤跡。
文徵明滿腹心思的回到王府,恰好遇到寧王,寧王笑著道:“先生怎么了?神色似乎不太好?怎么?百姓輿論對我們不利?”
寧王太知道民心對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了,他必須要保證自己這場戰爭,這支士兵是正義之師,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文徵明搖搖頭道:“百姓們倒也沒有太多埋怨,大都支持寧王殿下早日打到北平。”
寧王嗯了一聲,道:“你們先隨我去議事廳。”
“好!”
寧王召見了麾下文臣謀士和將領,現在他需要確定這場戰爭該怎么打。
是北上直取北平,還是南下取南京,以南京為據點,和朝廷打持久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