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現在聽到太醫兩個字,就下意識的會想到朱厚照,深怕朱厚照的事暴露于人前。
這頓晚飯好不容易吃完了,張皇后便心不在焉的離去。
朱厚照狐疑的問朱厚煒道:“弟,娘咋了?”
朱厚煒搖頭道:“不知道啊,這你要問父皇了,估計父皇惹她生氣了。”
朱厚照又將頭扭過來看著弘治皇帝,弘治皇帝狠狠瞪了一眼朱厚煒,然后才道:“是是,我惹你娘生氣了。”
“成了,回去該干嘛干嘛去吧,我去找你娘了。”
弘治皇帝揮了揮手,示意朱厚煒和朱厚照離去。
“對了,明日望日朝參,你盡快將下西洋之事定下來。”弘治皇帝叮囑朱厚照,他這個皇帝,當然也想看到在弘治一朝能復刻永樂盛世的情況。
雖然弘治皇帝沒有執政,但實際他比誰都關心這場下西洋的盛況,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著。
朱厚照笑道:“放心吧父皇。”
“對啦,弟,這可是舉國之大事,明日你也來奉天殿一起見證這個時刻吧!”
下西洋的壯舉,對整個大明來說,都是一件極其隆重的事,朱厚照當然要讓朱厚煒來跟著他一起見證歷史。
“好!”朱厚煒頷首同意。
……
翌日一早,天還蒙蒙亮,朱厚煒早起,坐著轎子,一路直奔紫禁城。
午門外已經聚滿了文武百官,等朱厚煒到來后,百官紛紛朝朱厚煒打了招呼,便繼續在班列站定。
誰都知曉,今日要確定下西洋壯舉。
人群中,唯有劉大夏有些忐忑不安。
負責下西洋事宜的次輔靳貴已選好了下西洋的人選,只等今日大朝會上宣布。
等午門打開,禮部官員便引導文武百官有序來到奉天殿外廣場,待到三聲凈鞭響后,文武百官才有序進入大殿。
文武百官站定,朱厚照便開口道:“靳閣老,下西洋事準備如何?”
靳貴道:“啟奏殿下,一切準備妥當,臣懇請以禮部左郎中吳凝為副使,司禮監秉筆太監為正使,再祈英國公撥五軍都督府三千兵,從福建、浙江調撥四千水師,加之大小隨從文官武將和太監,合計八千人。”
“臣已經請工部建設六艘船只,首船按照三寶太監航行船只一比一復制制造足可容納五千人朝上。”
內閣次輔靳貴有條不紊的匯報進度,繼續開口道:“按照目前工部工期,約明年年初便可下海,航線便選擇三寶太監第二次下海占城、暹羅、爪哇、蘇門答刺,最后以柯枝和古里為目的地。”
朱厚照滿意的點點頭,笑著道:“靳閣老安排的很妥當,就以你為準。”
眼看著即將皆大歡喜,朱厚照宣布下西洋國策正式執行的時候,靳貴卻忽然開口道:“啟奏太子殿下,還有一件事。”
“臣請求兵部尚書劉大人歸還三寶太監下西洋圖紙。”
朱厚照狐疑的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