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報社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徹底在京師火了起來。
現在這群讀書人早晨不去報社買一份報紙看,都會被文人群體鄙視,畢竟那份小小的報紙,卻能知曉北平一天發生的重大事宜。
報社的職能也在不斷提升,秀宜不僅開始收外面讀書人的投稿,也親自培養了幾名固定的秀才,選擇機敏之人,讓他們每日去外面采集新聞素材,然后撰寫稿件,每個月固定發放俸祿。
相較于其他雇傭工作,撰寫稿件收集素材顯然體面了很多。
一時間許多讀書人趨之若鶩。
雖然報紙賺的錢不算多,每一張報紙只能得一文錢,但每天在北平販賣的報紙都有數千份,所以每日收入也不菲。
但朱厚煒設立報刊的初衷并非只為了賺這點錢,說實話,現在賺的錢,都不夠他前期投入的成本,遑論還有房租。雇傭員工、支付稿酬等支出。
想要回本,還需要很多時間,若非是大商賈,一般人還真不敢做報社生意。
但也有例外,有些大商人看見報社這個新興行業正在蒸蒸日上,已經準備效仿。
這從某種方面來說,未嘗不是帶動新行業的發展,促進商業的繁榮。
畢竟以往大明的傳統行業只有那幾個類型,要么瓷器、茶葉、絲綢的商業販賣,要么就是手工業等小農商業,若非朱厚煒帶頭讓周家發展了建筑等行業,大明的商業已經圈禁在一些傳統行業上。
每次出現一個新興行業,總能賺到錢,這會逼著那些商人們做出轉型,大明的商業會在這種環境下不斷發展。
眼看著報社生意越來越好,市署衙門便開始第一時間來收取商業稅,只是收取的稅收要遠遠高于其他行業,顯然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秀宜秀眉緊蹙,質問道:“其他行當的商稅沒有那么重。”
“我們開業之前已經去課稅司備案過,稅收也已經劃定,只需繳納給課稅司即可,為何你市署衙門又來收取稅收?可有政策支撐?”
市署衙門當然拿不出任何憑證,上面讓他們這么做,他們就這么做了,壓根不知道上面什么打算。
雙方爆發了沖突,最后不得已鬧到了布政司衙門。
當布政司衙門介入后,朱厚煒也就不得不出面給秀宜撐腰。
在知道是蔚王的產業后,市署和布政司紛紛開始道歉。
……
正陽大街,槐花胡同。
今日楊廷和休沐,市署使忙不迭找到楊閣老府邸的管事,將外面的事一五一十告知楊府的管事。
一個小小的九品市署使還是沒資格去見內閣首輔楊廷和的。
管事將市署使的話一五一十告知了楊廷和,楊廷和眉宇不由緊緊蹙了起來。
“居然是蔚王。”
“果然是蔚王。”
這和楊廷和猜測的八九不離十,他當然不希望做這件事的是朱厚煒,如果是一般的商賈,他完全可以動用權力打壓。
但在這之前,他需要確定究竟是不是普通商賈,顯然這個結果讓他無法接受。
他不會蠢到令人去查報社,只要讓市署去弄點沖突,背后的人肯定要站出來撐腰,很容易便能試出來報社的背后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