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黃金就擺在那里,想要靠近它,可能會遭遇一些未知的機關。”
“一群人互相盯著對方,誰都沒有動,誰都在盤算,在計劃,在推演各種情況。”
說到這里,唐禹微微瞇眼,咧嘴笑道:“但只要有一個人,突然朝著黃金沖去,那么接下來所有人,都會不顧一切朝前沖。”
“誰都怕錯過,誰都怕吃虧,誰都怕敵人變得更強。”
“既然晉國的軍隊動了,那么下一個,該是李壽了。”
聶慶滿臉疑惑,驚愕道:“李壽?他會動嗎?他應該感到慶幸才是,畢竟晉國沒打他們。”
唐禹笑道:“虛驚一場的人,膽氣會變得更大的。”
“我們依舊不需要做什么,依舊是等待,并時刻關注著…冉閔那邊的情況。”
……
“啊?什么?”
漢中郡,南鄭縣,李壽聽到消息,直接跳了起來。
他瞪大了眼,驚聲道:“搞了半天,不是來打我們的?”
李琀苦笑道:“我們都被嚇到了,總想著自己內部亂了,實力大大削弱,晉國就聞風而來要打我們。”
“但其實…漢國已經亂到沒邊了,他們去打漢國,企圖收復長安,才是正確的選擇。”
“人家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打我們…”
李壽按著心口,長長出了口氣。
他坐了下來,嘴角微微翹起,淡笑道:“我就說嘛,漢中郡再不濟,也有八千守軍,再加上我帶來的四千精銳,怎么也不是他們晉國兩萬人能打下來的啊!”
“去打長安,倒是說得通了。”
“漢國各地都幾乎沒有守軍了,官府也形同虛設,只剩下一些法曹游徼,連基本的維持治安都吃力。”
“雖然長安目前是苻雄在控制,但他們的絕大多數兵力,都去堵洛陽劉曜去了,也根本擋不住晉國。”
“晉國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大片的國土。”
說到這里…李壽突然愣住。
他慢慢瞪大了眼睛,看向李琀。
李琀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下意識吞了吞口水。
李壽喃喃道:“他晉國都知道趁著漢國沒有抵抗之力,撈一筆大的…我們憑什么不撈?”
“現在劉曜只剩下四萬大軍在洛陽…我們只需要出動不多的兵力,就能吃下大片國土…”
“那些土地、人口、資源,全是我們的啊!”
李琀適時說道:“陛下繼位不到三個月,就能開疆拓土,實乃明君也,那些宗室…尤其是以李闕為首的將軍們,也該真正臣服了。”
李壽當即攥緊拳頭,沉聲道:“本來打算在漢中郡打一場苦仗,準備了足夠多的糧草,現在漢中郡打不了了,正好用以出征。”
“傳令下去,整頓軍務,備足糧草,選好路線,時刻準備出征。”
“明日,對漢國宣戰,這么多年他們一直襲擾我們漢中郡邊境,該報仇了。”
次日,成國對漢國宣戰。
三日后,也就是九月二十八,成國李琀帶領八千大軍,出征漢國。
大國崩塌,周遭分食,每一個人都不愿意錯過飽餐一頓的機會。
十月初五,西涼張駿得知了詳細的情報,也坐不住了。
他當即對漢國宣戰,派一萬大軍出征漢國。
十月初九1,匈奴鐵弗部,君主劉虎也對漢國宣戰,派出一千騎兵,五千步卒,出征漢國。
從九月十五唐禹會晤,到十月初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由晉國牽頭,興起了瓜分漢國的入侵狂潮。
當風潮形成,付出最大卻又沒有撈到便宜的人,自然是急壞了。
趙國,襄國(首都)的皇宮中,石虎氣得直接掀桌子。
他大吼道:“漢國是我們打敗的,劉曜是我們堵在洛陽的,他們卻來瓜分土地和人口,天下有這個道理嗎!”
“怪不得苻雄一再上書,讓朕增派兵力,以控制漢國更多的土地,原來是這些撿便宜的蝗蟲來了。”
“派兵!把所有的兵都派出去!老子打下來的地盤!由不得他們搶!”
冉閔微微瞇眼,當即站了出來,鄭重道:“陛下不可,我趙國經歷譙郡大敗,元氣尚未恢復,各地世家還不算老實,也需要軍隊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