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很快來到了淮河岸邊,天氣并不算好,陰沉沉的,但還是可以看到,水面上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三個人,已經等了很久了。
桓溫擺了擺手,招來一艘船,踏了上去。
戴淵看到了對面船上有自己的兒子,當即也不猶豫,直接上船,雙方開始會晤。
謝安拱了拱手,道:“戴公,桓萬寧子,久仰了。”
戴邈看到自己的爹,但卻不敢開口,他背后有人用刀抵著他。
“邈兒!你別怕!他們不敢動你!”
戴淵先說了一句,才咬牙道:“謝安,你們到底要做什么,有種咱們鋪開了場子打一場,別用親人威脅我。”
謝安具備儒生的溫雅,他表情平靜,聲音清亮:“大災大難,已經死了這么多人了,何必要再興殺場?”
“我們沒有別的想法,只求和平,讓百姓可以喘口氣,可以休養生息。”
桓溫道:“朝廷也是這個看法,譙郡暫時交給廣陵郡公管理,也相信廣陵郡公及其副手有能力治理好譙郡。”
“陛下希望廣陵郡公安心養病,也預祝她盡早痊愈。”
戴淵看了桓溫一眼,沉默不語。
謝安道:“世家和朝廷并沒有什么天大的矛盾,大災難之后,大家應該擔起其他更大的責任才對。”
“因此,淮河兩岸就沒必要繼續對峙下去了吧。”
桓溫點頭道:“打仗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對峙也就沒有必要了,只是桓家、戴家和庾家的人,就需要廣陵郡公多照顧了。”
謝安笑道:“他們在幫助百姓重建家園呢,這些功績會被歷史記載的。”
桓溫沉默了片刻,突然道:“陛下整合降兵,重塑了北府軍,現在急需一位領袖。”
“使君才華橫溢,何苦留在譙郡這種偏遠之地,倒不如來建康,擔任北府軍大帥,一展才華,豈不美哉。”
謝安的表情顯然有些意外,他瞇著眼,緩緩道:“安石…才疏學淺,亦無帶兵經驗,實在難以勝任。”
桓溫道:“我想再次強調,世家和朝廷并無仇怨,任何事情都可以談,都可以商議。”
“王敦造反鬧得那么大,王導依舊為文官之首,這就是陛下的氣度。”
“謝秋瞳無論做了什么事,那是她個人做的,與使君無關。”
“使君需要更大的舞臺,便隨時來建康,北府軍統帥的位置,一直會給使君留著,這是陛下親口許諾。”
謝安笑著點頭:“多謝陛下賞識,我會認真考慮的。”
桓溫笑道:“使君何故自謙,莫非是…怕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謝安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他的表情變得嚴肅,目光如炬,死死盯著桓溫。
最終,他嘆息道:“陛下真是千古名郡啊。”
他深深鞠躬而下,鄭重道:“恭送兩位。”
戴淵幾乎是沒說上話,雙方的會晤就結束了。
定下了和平的基調,整件事情,似乎也就塵埃落定了。
桓溫看著北方,聲音有些感慨:“這個時代,不是一個人的舞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