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次去的磚窯廠,地處偏僻,周圍壓根沒有村莊。
特別是得知這五個人分別屬于不同的部門,他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劉副站長,你們這是?”
劉副站長看到他神情疑惑,尷尬的解釋道:“我和駕駛員,還有技術員陳師傅是農機站的,這位同志是改造廠的李鐵錘主任,和車間趙副主任....”
得知這一次是行車實驗的時候,張參謀還是感到疑惑。
誰家掛車第一次行車,就舍得上重載啊。
并且外面還下著大雪。
只不過現在營區急需磚塊,要不然再等一陣子,大雪徹底封了路,營房沒辦法蓋好就麻煩了。
“那好吧,希望你們能注意安全。”張參謀喊來了一位大兵跟隨,然后將相關手續交給了劉副站長。
這次劉副站長調來的是一輛五十四馬力的東發紅履帶拖拉機,即使外面道路濕滑,問題也不大。
這種大型履帶拖拉機的駕駛室都比較大,但是六個人擁擠在里面,還是有點喘不過氣。
李鐵錘從兜里摸出煙散了一圈,最后一根遞給了大兵:“同志,你們文藝隊的老閔這陣子在忙活啥呢?”
“老閔...你是說幫扶地方搞文化工作的閔中會指導員啊,這陣子天氣不好,下鄉放電影的工作暫停了,他每天帶著文藝隊的同志,挨個連隊表演節目呢。
對了,你怎么認識我們閔中會指導員的?”
李鐵錘抽著煙說道:“我跟老閔可是戰友了,在靠山屯的時候,他還把我搞出來的劇本拿走了呢。”
“劇本...靠山屯...李鐵錘!”大兵突然瞪大眼說道:“哎呀,你就是那個拖拉機手文藝家啊。”
拖拉機手文藝家?這都什么稱號啊。
李鐵錘經過一番攀談,才明白這稱號的來歷。
李鐵錘搞出來的那兩個跟民兵相關的劇目,因為特別接地氣,又能體現出軍民一家親和跟美帝斗爭到底的精神,所以在營區特別受歡迎。
很快就成了每個連隊點明必須表演的節目。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文藝隊就演出了二十多場,獲得了大兵們的一致稱贊。
這年月雖然劇本沒有版權。
但是閔中會是個較真的人,每次在演出的時候,總會將這兩個劇目的來歷詳細的解釋一遍。
得知這兩個劇目是由拖拉機手編造出來的,大兵們親切的給李鐵錘取了拖拉機手文藝家的稱號。
得知自己最喜歡看的劇目就是由面前這位車間主任搞出來的,大兵王德峰的態度頓時好上許多。
劉副站長也跟營區里的同志打過交道。
深知這些人性子都很古板。
平日里別說笑了,就算是想跟他們扯幾句閑話都不可能。
現在王德峰竟然拉著李鐵錘講個不停。
劉副站長心中一陣郁悶。
李鐵錘這小子就是個小滑頭,怎么這么快就跟大兵拉上了關系。
趙師傅卻覺得李鐵錘太過熱情了。
他們這次就是執行監督任務,壓根沒有必要跟大兵拉關系。
外面風雪正猛,小小的駕駛室內心思各異。
只有李鐵錘和大兵的爽朗笑聲不斷。
突突突....東方紅履帶拖拉機花費了整整八個小時,翻山越嶺,總算是抵達了磚窯廠。
磚窯廠的領導得知部隊的同志前來運輸磚塊的時候,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這鬼天氣,這幫人也不怕車翻了。”
領導攏了攏衣領子推開門迎了出去。
接過王德峰遞過來的手續,領導在印章上蓋了幾個紅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