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每種機械的工作環境不同,世界各地的氣候也不相同。
有些機械原本很有效率,引進之后總是出故障,就是因為機械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的是當地的環境。
“絕對沒問題,收割機內部的核心部件,能夠在五十度和零下二十五度的環境中工作。
當然了,在高溫下需要給發動機加裝散熱風扇或者是水冷散熱,在極寒條件下,要注重油箱和油路的保溫。”
紅星重型收割機的原型本身就是老美那邊的,適應環境肯定沒問題。
杰弗遜教授眼睛一亮,也不在地頭盯著了,湊到吉普車里,跟李鐵錘詢問收割機的細節問題。
只是他很快就失望了,這貨看上去憨厚老實,提及收割機內部參數卻三緘其口。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
收割機連續在田地里奔馳了一整天,第二天下午的時候,終于撂了挑子。
得到通知的時候,黃主任一點都不在意:“收割機已經連續工作了三十個小時,該出問題了,鐵錘,不要沮喪。”
“沮喪?那不能夠,俺就是要去瞧瞧到底是咋回事。”
李鐵錘跟著維修人員來到田地里,翻開機蓋,看到散熱管道冒著熱氣,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扭頭看向駕駛室:“張師傅,你剛才是不是把散熱風扇關掉了?”
“我看收割機運行得挺好的,聲音也很正,想著這玩意該多費電啊,就順手關掉了。”張師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直到現在還是一臉懵逼。
李鐵錘哭笑不得。
這些老拖拉機手判斷拖拉機是否出毛病,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聽聲音了。
只要聲音正,那就沒事兒,只是他不知道收割機的馬力遠超拖拉機,發動機還要負責輸出電力,用來帶動傳送帶,已經不是常規的發動機了。
“張師傅,發動機輸出的電流是額定的,就算關掉風扇,也不會省油。以后別關了。”
李鐵錘也沒責備這個老拖拉機手,只是打開了散熱風扇,便讓他啟動收割機。
張師傅卻被挨了一鞭子一樣。
要知道現在那么多大領導,還有外國專家都在旁邊盯著,結果因為他的操作,讓拖拉機撂了挑子。
丟人啊。
“您放心,鐵錘兄弟,我一定不會了。”
張師傅感激的看看李鐵錘,重新啟動了收割機,收割機發出一陣轟鳴聲,朝著遠處呼嘯而去。
黃主任小聲嘀咕:“還真是絕了哈,竟然沒出毛病。”
杰弗遜教授也贊嘆的點了點頭。
三十多個小時,這臺收割機的表現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期。
他現在也來了興致,婉拒了回京的邀請,待在地頭等待見證歷史時刻。
期待總能得到結果。
兩天后的下午,伴隨著最后一顆小麥被收割機的鐮刀吞進肚子里,最后一粒麥子灑落在掛車斗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五十個小時,七百多畝麥地!這玩意可真夠厲害的。”
“以后咱們老農們要享福了。”
“是啊,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活兒了。”
社員們得到消息也趕了過來。
數千人齊聲鼓掌,掌聲響徹云霄。
就在這時候。
轟!
伴隨著一陣電閃雷鳴,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像是被一塊巨大的灰色幕布迅速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