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錘把搪瓷缸子遞回去,接著說道:“咱們廠工人的上班時間是七點鐘,據我所知,這個時間點,有很多工人要送孩子上去。
工人家里平均有三個孩子,每個因為年紀不同,很有可能不在同一所學校里。
咱們機械廠里的小學和中學相隔足足五里地,騎自行車的話,也需要二十分鐘。
這一來一去,工人接送孩子,至少需要四十分鐘時間。
再加上工人做飯,伺候老人的時間.....工人至少要在五點半起床,才能準時七點來到工廠里。
這是理想狀況,萬一遇到刮風下雨,或者有其他事情,那么工人需要在四點半起床,才能保證絕對不遲到。”
講得這里,李鐵錘目光從那些領導們的臉上掃過:“清晨四點半起床,工人們如何能休息好!休息不好的話,如何能提高生產效率。”
伴隨著李鐵錘的話,劉副廠長的眼神逐漸聚焦,從混沌中掙脫出來,變得明亮而銳利。
李鐵錘接著說道:“咱們實行三清一整條例的目的是為了為工人們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提高生產效率。如果說一味的摳字眼,死搬教條,那么只能適得其反!”
管理制度是工廠里的法律。
法律是為了保證公平,彌補受害者的損失,如果一味死扣字眼,將會變得沒有人性。
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同理,管理制度是為了讓工人生產更有效率,而不是阻撓工人生產。
李鐵錘太清楚死搬教條的危害了,所以必然要提前提醒這些“三清一整”制度的實施者們。
話音落了,會議室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沒錯,李組長的話太對了,在咱們工廠里,不允許出現壓榨工人的情形。”
“咱們工廠跟工人的利益一致,如果對工人苛刻的話,最終受害的是工廠。”
“李組長的三清一整條例,完全契合了上級的規定。”
....
現場的氣氛讓柳宗山對自己這個贅婿更多了幾分認識。
他身為老留學生,曾在老美那邊生活和工作過七八年,接受過現代管理制度。
他剛看到“三清一整”便意識到這東西跟老美那邊的管理制度太像了,不過更合理,考慮得更周祥,像是一種升級版本。
這年月工人是工廠的主人,用老美那邊的制度來管理國內的工人,這是要犯錯誤的。
所以柳宗山才沒有直接贊同實行“三清一整”,而是把“三清一整”交給廠領導們討論。
只是他沒想到,李鐵錘竟然在條例中做了人性化的調整,使得“三清一整”沒那么科學了,卻體現出工人是工廠主人的核心思想。
這贅婿了不得了!
在隨后的表決中,“三清一整”條例很順利的得到了全票通過。
紅星機械廠招開了全廠工人大會,向工人們詳細解釋了“三清一整”條例的細則。
大部分工人都清楚紅星機械廠的現狀,紛紛表示對條例實施的贊同。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年月哪個工廠里都不乏混日子的人。
他們在車間里干活兒不干活兒一個樣,遲到曠工也不扣工資,等于是躺著掙錢。
現在新條例頒布后,他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這個時候,他們自然要反對新條例。
只不過因為面臨部委訂單的壓力,那些工人的聲音很快就被激昂的口號聲淹沒了。
最終,柳宗山在大會上宣布:“從今天開始,咱們紅星機械廠開始實行‘三清一整’條例,廠里面成立‘三清一整’辦公室,聘請李鐵錘同志,擔任‘三清一整’專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