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關村那邊的新房子已經拾掇好了,按照柳晏荷的想法,現在就應該搬過去。
不過李鐵錘考慮到剛拾掇好的房子總要放置一段時間,再加上姚雪茹不舍得女兒這么快就從家里面搬出去,這才決定等過了年后再搬家。
李鐵錘已經在這邊住了好幾個月,跟周圍的住戶也都混熟了。
他剛騎著自行車拐進胡同里,就有七八個住戶朝他打招呼。
“鐵錘回來了啊。”
“王嬸,您今兒怎么買那么多菜?”李鐵錘看著王嬸拎著兩大袋子菜,停下自行車,幫王嬸將菜放在車后座上,推著自行車調轉方向,朝著隔壁的大雜院走去。
“哎呀,真是多謝你了,要不是你的話,我這老腰得疼好幾年的。”王嬸捶了捶酸疼的腰,感激的說道。
王嬸今年五十多歲了,老伴死得早,她一個女人辛辛苦苦把兒子王東方拉扯大,王東方也參加了工作,按理說她該享清福了。
但是王東方是做地質勘探工作的,前些年響應號召,前往戈壁灘上工作。
具體的地點保密,連王嬸也不知道,后來王東方再也沒有回來。
王嬸當時發了瘋似的,想要詢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勘探隊前來報信的同志是王嬸兒子的好朋友,告訴王嬸因為特殊原因,不能把實情告訴她。
如果她確實想知道的話,那勘探隊只能編造了一個了。
王嬸也是從特殊年代走過來的人,清楚有些事情因為特殊的原因,永遠不能揭露出來。
王嬸也意識到了王東方干了一番大事,隨后便釋然了。
李鐵錘一個偶然的機會跟王嬸認識了,得知了這個情況,他立刻想起在幾十年后解密的一件事。
當時為了種蘑菇,咱們在金銀灘那邊建造了一個基地。
王東方前往戈壁灘的時間,跟基地建立的時間正好吻合。
再加上那支勘探隊現在連編號都取消了,當年來報信的同志使用的也是化名,李鐵錘更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正是有了王東方這些人的付出,才能種出大蘑菇,咱們才能在后世屹立于世界之巔。
王嬸雖然得到了妥善的照顧,吃喝不愁,但是年紀大了,生活畢竟不方便。
所以,李鐵錘平日里見到王嬸有什么重活兒,都會主動幫忙。
來到大雜院里,王嬸一邊開門一邊說道:“這不是馬上要入冬了嗎,街道上已經開始出售冬儲菜了,鐵錘啊,你家好像還沒買吧。我告訴你啊,咱們這兒再過一陣子要下大雪,到時候可是什么菜都運不進來了,你得提醒你丈母娘早點準備。”
李鐵錘也聽說冬儲菜的事兒,本來今年也該采買一些,不過現在有了溫室大棚,倒不用著急了。
李鐵錘幫著王嬸將菜放進地窖里,又幫她在中院的水龍頭里接了桶水,倒進水缸里,這才推著自行車回了柳家的“小別墅”。
還沒走到別墅門口,大哥柳大志就從院子里急匆匆的出來。
“鐵錘,你總算回來了,我差點跑到廠里面去找你。”
看到柳大志慌里慌張的樣子,李鐵錘好奇的問道:“出什么事情了?”
“上次到咱們家做過客的那個老外又來了。”
“老外?難道是杰弗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