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雷達樣機的調試中,天線轉動搜索起來了,目標信號源的信號也能接收了,好像一切在順利進行中。
就在一切看上去都很順利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個意外的事件。
李鐵錘忙碌了一整天,剛準備回去休息,調試的組長卻敲開了門。
“李專家,出問題了,我們在測接收機幅度、相位一致性時,發現三通道的不一致很明顯。”
聞言,李鐵錘皺起了眉頭,三通道關系到雷達信號傳輸的準確性。
一旦三通道出了問題,信號很可能出現紊亂,用后世的話說就跟玩游戲丟包掉幀差不多。
因為信號傳輸在這年月的研究并不充分,很多技術都是屬于摸著石頭過河,只知道能用,但是不清楚為什么能用。
所以三通道一旦出問題,事情會變得特別麻煩。
李鐵錘這會有些著急了:“你們馬上取下分機,到分機組進行實驗室調整。”
“是!”調試組組長按照李愛國的意思拆卸了雷達分機,帶到了分機組實驗室內。
兩天后,調整好的雷達再次組裝完畢,結果卻不理想,三通道的不一致依然明顯。
李鐵錘意識到遇到了攔路虎,決定采取六上六下整機策略。
具體的操作步驟將分機取下來,進行測量,查找原因,然后再裝上整機檢查,暴露問題后,查找原因,最后達到要求。
六上六下屬于最笨拙的辦法了,非常浪費人力和時間。
卻產生了奇效。
經過全方位排查,小組發現了七個出問題的地方。
重新檢修過的雷達再次進行整機調試,這一次順利通過了。
這個消息在內江所里很快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為只要再通過高溫和低溫試驗,千里眼雷達就能進行實測了。
不管項目最后是否能成功,千里眼雷達能夠作為一個標準型號的雷達出現在內江所,乃至國家部委的文件庫里。
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人產生了小心思。
這不,李鐵錘剛跟實驗室的同志確定了高溫和低溫試驗的時間,離開實驗室準備去食堂吃晚飯。
一道人影從后面跟了上來。
“李專家,去食堂吃飯啊。”
李鐵錘扭過頭,看到來人感覺到稍稍有點驚訝。
來人是三室的主任張澤峰教授。
張澤峰在內江所里也算是老資格的室主任了,雖然沒有趙主任那樣風頭正盛,但是因為資格老,學生多,在內江所里關系很廣。
特別是他還負責雷達的實測工作,跟部隊的關系特別好。
張澤鋒雖然在兩個項目中選擇了204雷達,但是平日里跟千里眼雷達項目組的關系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