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錘在電話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們一定要牢牢的掌控主動權,要注意安全!”
“你放心吧,事實上局里面已經做好了一整套計劃,設置了三重保險,就算是蘭利發現了端倪,我們也能及時脫身。”
對于特殊部門同志的能力,李鐵錘還是很信任的。
事情的發展也證實了李鐵錘的眼光。
半個月后,第一批零件在杰拉德家的地下室內加工出來,通過紅星五金連鎖店的運輸途徑,由老鬼親自押送運抵了港城。
隨后花了三天時間,通過供港蔬菜列車成功運抵京城。
“李顧問,快打開讓我們瞧瞧,這到底是什么好東西。”張團長親自帶著鐵道兵們負責把零件運送到了紅星工程廠里面。
他雖然不清楚這批零件的來歷,也從老鬼三天三夜沒有睡的疲倦面孔上看出了端倪。
“那好,就讓大家伙開開眼。”李鐵錘拿起撬棍打開木箱子。
木箱子里面是一個精致的小箱子,這更引起了張團長的好奇。
“好家伙,箱子摞箱子,這玩意可真夠金貴的。”
小箱子是實驗室里用來盛放試管的那種,上面有個搭扣,李鐵錘輕輕打開,里面的東西暴漏在眾人面前。
“嘶....就這玩意啊,黑乎乎的螺絲帽?還有圓滾滾的鋼珠?也值得費那么大的功夫嗎?”一個鐵道兵感到大失所望,撓撓頭說道。
張團長斜了他一眼:“你啊,多學點知識,李顧問他們怎么可能會白費功夫。”
小鐵道兵頓時不吭聲了。
由于這些零件的性質,李鐵錘也不便于解釋,在送走了張團長后,便開始了組裝工作。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盾構機的大部分配件已經制造出來,裝配工作也進行得很順利。
時間一眨眼來到月底。
隨著最后一個配件組裝完畢,盾構機所需要的配件算是全部制造出來了。
鐵道兵的領導一直在盯著盾構機的研制工作,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李顧問,這不是趕巧了嘛,地鐵二號線目前已經進展到了長春街至復興門之間,那里地質條件復雜,工程局連續組織技術人員采用了兩次爆破,都沒能成功貫穿,你這盾構機要是能派上用場的話,算是解決了大麻煩。”
另一個領導接話道:“是啊,當初二號線規劃的時候,咱們已經做好了受挫折的心理準備,決定拋棄一號線的方案,只是沒想到困難竟然會如此之大。”
又有領導發表觀點:“就算是再苦再累再難,咱們也要把貫穿地底隧道。”
李鐵錘聽到兩位領導的話,總算是明白鐵道方面為何會如此重視盾構機了。
五十年代京城修建第一條地鐵隧道的時候,對于京城地鐵的深度,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領導們的意見都不一致。
要知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群敵環伺,地鐵不僅僅是居民通行的工具,更是掩體和快速運兵的工具。
特別是小美家和老毛子家都有大蘑菇,地鐵被賦予了重要的角色——三防掩體。
在最初的規劃中,京城地鐵的深度將達到五十多米的深度,足夠幾十萬人使用。
支持這種規劃的被稱為深埋派。
但是。
因為技術水平有限,國內沒有獨立規劃和挖掘地鐵的能力,只能請求老大哥幫助。
老大哥派遣了專家顧問團來到京城,簡單的勘察了地質后,放出話去,京城地質情況負責,不適合深埋,只能采取明挖淺埋的方式。
深埋派和淺埋派展開了一場長達數年的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