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年月國內的火箭事業正處于最基礎的階段,教材由五院自己編纂,其中包含了不少機密技術,為了防止外泄,特意規定上課不準做記錄,教材上完課要上繳。
陳軒這些學生為了趕功課,自然有些不滿。
錢院長搞明白情況后,看著陳軒說道:“陳同學,你急切學習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對于咱們五院來說,保密是工作的第一要務,萬一這些東西泄露了,將帶來多少的危害,你也知道吧?”
此話一出,陳軒的臉色變了幾變,尷尬的低下頭:“錢院長,我確實犯了錯誤。”
“年輕人嘛,提出意見,哪能算得上犯錯誤,是不是啊,老張?”錢院長看向張教授。
張教授連連點頭:“是是是,這都是小事兒,算是上課時的討論,不用記錄下來。”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這件事不會出現在陳軒的檔案記錄上。
果然跟記錄的一樣,錢院長特別堅持原則,同時也注意工作作風....李鐵錘心中腹誹著,跟著錢院長進到了實驗室內。
“來,我給大家伙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李鐵錘同志,今天的火箭就是鐵錘同志造出來的。”
“鐵錘?!”劉教授聽說錢院長把人帶回來了,也湊過來看熱鬧,看到李鐵錘,忍不住喊出聲來。
“老師,您也在這里啊。”李鐵錘連忙走到劉教授跟前。
錢老也愣住了:“你們認識?”
劉教授指著李鐵錘說道:“這位是我的學生,前陣子關于潛射導彈的性能要求,就是鐵錘提出來的。”
此話一出,也證實了李鐵錘火箭知識的由來,劉教授身為實驗室的主力,知識非常淵博。
錢老笑了:“沒想到竟然是一家人,老劉啊,你這學生可是了不得啊,自己造了枚火箭。”
“我其實沒教鐵錘多少知識,都是這孩子悟性高。”
劉教授連忙解釋,只是現在實驗室里的大佬們都不相信他的話。
劉教授解釋了兩遍,見沒有用處,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咋都不相信呢?
他也清楚這些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李鐵錘搞出來的火箭,具體構造到底如何!
錢老讓學生給李鐵錘倒了杯茶,遞過來問道:“鐵錘同志,你那枚火箭的發動機到底是怎么設計的?”
李鐵錘也顧不得喝茶了,拿起鋼筆,邊解釋,邊畫圖:
““我采用的是簡化版的分級燃燒循環,受限于加工能力,沒有做高壓補燃,但核心思路一致,讓燃料和氧化劑在進入主燃燒室前,先在預燃室進行部分燃燒。”
“預燃室用的是單組元催化點火,靠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高溫,先點燃一部分液氧甲烷混合氣,產生的燃氣直接驅動渦輪泵,這樣能減少能量損耗。”
“渦輪泵呢?”錢老忽然開口,指尖輕輕敲擊桌面,“液氧的低溫會讓金屬脆化,甲烷的密封性也難處理,你怎么解決的?”
“用了軸向柱塞泵,”李鐵錘在渦輪泵的位置畫了個齒輪狀結構,“泵體用的是鍛鋼,內壁鍍了一層鎳磷合金,抗低溫性能比鑄鐵好得多。
密封件沒敢用橡膠,用的是紫銅包覆石棉,雖然摩擦系數大了點,但在-183c的液氧環境下不會失效。”
劉教授湊過來,指著圖紙上的管道走向:“你這氧化劑和燃料管路是并行纏繞的?”
“液氧走內層,甲烷走外層,利用甲烷的蒸發潛熱給液氧保溫,同時液氧的低溫又能抑制甲烷氣化,一舉兩得。
這是從制冷設備的盤管結構里學的,算是土辦法。”
“噴管擴張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