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咱們廠要建三線廠了。”
“這有什么稀奇的,這么大的廠子,有一座三線廠也很正常。”
“這個暖寶貼廠,招收的都是女工人啊。”
“什么?!那簡直是太好了。”
工程廠里面那些小年輕們,聽到要建造三線廠的消息,個個興奮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當天上午,車間產量足足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這還不算完,下了班之后,這些年輕小伙子主動要求加入建造三線廠的隊伍中來。
暖寶貼廠的選址就在工程廠的旁邊,這里以前是京城煤炭廠,負責為京城居民們供給煤球什么的。
這年月雖沒有污染的說法,煤炭廠周圍還是污水橫流,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
上面便把煤炭廠遷到了京郊,老煤炭廠就此閑置了起來。
煤炭廠內各種廠房、倉庫齊全,暖寶貼的生產也不需要重型設備,唯一要做的就是粉刷房屋,以及在硬化地面。
工程廠內一應重型設備俱全,再加上那些年輕小伙子們很賣力,工廠建造飛速。
柳宗山派遣原副廠長周立同志擔任暖寶貼的廠長了。
此人是老同志,一直從事政工工作,進取心不足,但是工作很細致,正適合負責生產工作。
清晨,李鐵錘開著戰錘100去上班,路過暖寶貼廠的時候,周立正帶著工人們忙乎著。
“老周,還得多久能夠建成?”
看到李鐵錘下了車,周立將鏟子交給一個年輕工人,一邊擦著汗,一邊跑了過來。
“估計還要一個多星期吧。”
“設備送來了嗎?”李鐵錘給周立遞了根煙,此次生產暖寶貼的設備由李鐵錘設計,工程廠自己生產,前兩天已經布置下去了。
“都安裝到位了。”
“既然這樣....咱們可以邊施工邊搞生產嘛。”李鐵錘抬頭看看天邊的雪花,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暖寶貼早一天上市,就能早點派上用途。
周立是那種循規蹈履的人,聽到這個建議稍稍愣了下:“行嗎?這路面還沒硬化....”
“怎么不行?主路已經通了,也不耽誤運送材料。”
“那水井呢,我找了打井隊,最近一陣子人家都很忙。”
由于今年京城周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
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各個單位、工廠甚至是鄉下的公社都開始大規模打井了。
李鐵錘在公社里見過打井的。
這年月沒有機械,打井全靠手工挖掘,井挖好之后,還要在里面壘砌磚頭,既危險,速度又慢。
“打井隊這么忙啊?”李鐵錘忍不住問。
“是啊,聽水利部門的同志說至少還要半個月,才能輪到咱們。李顧問,咱們搞生產的,沒有水可是萬萬不行。”周立道。
“這好辦,找幾個汽油桶,裝在卡車上,直接從工程廠里面把水拉過來,不就行了嘛!”李鐵錘沉思片刻,給了個辦法。
周立猛地一拍腦門子。
“這個辦法好,我怎么不起來。”
他此時也顧不得跟著工人干活兒了,著急忙慌的朝著工程廠車隊奔去,那里既有卡車,又有汽油桶。
李鐵錘晃悠著來到辦公室內,跟譚總工繼續優化專車的設計后,隨意的拿起紙筆寫寫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