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錘一邊指揮鐵道兵同志收起打井機,一邊說道:“據我估計,這片區域的地下水其實很豐富,要是多打幾口井的話,說不定能栽種防風林。”
“防風林?”
“就是那種耐干旱的樹木,比如梭梭林什么的,樹林一旦形成了規模,將會產生防風固沙的效果。”
聽到這話,領導也來了精神。
戈壁灘上的鐵軌最害怕風沙,每次刮起大風沙,都要派遣大量人員清理沙子。
此時另外一個領導激動的問道:“要是真有了防沙林,那北方是不是就不用再遭受沙塵暴了。”
這番話直接將防風林的高度從鐵道部門,提升到了全局的高度。
李鐵錘心中不得不嘆服了,這年代的人們還真是高瞻遠矚啊。
在后世防風林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在這年代環境還遠沒惡劣到那種程度。
如果趁早植樹種林的話,說不定還真能減少沙塵暴天氣的出現。
“應該有一定的效果,不過我不懂林業,還是應該找專家來研究一下。”李鐵錘很謙虛的說道。
領導回到指揮部后,立刻把造防風林的想法寫成了報告,遞交到鐵道部里面。
部里面的大領導看完報告,再站起身看看窗外的黃沙,沖著助理說道:“備車。”
上級領導此時剛收到了農業部門的匯報。
“兩個月時間內,一共打井兩千多口水井,預計增產百分之十。好啊,好啊,現在東南亞那邊急需要糧食,咱們作為大后方,要滿足前面的需要,這次你們功不可沒啊。”
聽到上級領導的稱贊,農業部的領導笑道:“這次多虧了鐵錘同志的打井機,要不然的話,僅靠人力挖井,估計最多能完成百分之十的任務量。”
“鐵錘同志是個好同志啊,人民需要什么,他就制造什么。”上級領導點頭。
“現在鐵錘同志又立了功,咱們是不是該給些獎勵以示鼓勵。”農業部的領導建議。
提起這事兒,上級領導也犯愁了,前陣子莫斯科任務,拿到了一臺原型機,還間接打通了跟第二戰區的關系,這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
現在又立功了。
該給什么呢?
上級領導思緒未落,助理敲門進來:“鐵道方面的同志過來匯報情況。”
農業部的領導想要離開,被上級領導攔住了:“估計是邊疆鐵路的事兒,這也關系到邊疆地區的農業生產,你留下來。”
“是...”
鐵道部的領導看到農業部的領導也在,并沒有太在意,畢竟匯報的也不是什么機密情況。
他把報告遞給了上級領導。
“又是李鐵錘?他跑到邊疆修鐵路了?”看到報告書有李鐵錘的簽名,上級領導很詫異。
“情況是這樣的....”鐵道領導把情況解釋了一遍。
上級領導聽完之后啞然失笑:“這小子倒是個閑不住的,不過這植樹造林是個大工程啊....”
鐵道領導明白上級領導的顧慮,現在咱們家的日子還很窮,要把有限的人力和物資用在刀刃上。
“鐵錘同志建議,可以先種植一片試驗林。”
“同時,采用滴灌技術,能節省大量人力。”
“咱們還可以把防風林分為不同的區域,讓國內經濟富裕的工廠認捐,該區域將以工廠的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