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譯名奈飛,網飛是網民給這個公司起的諢名,意為在網絡的世界放飛自我。
李清墨個人覺得網飛這個名字挺貼切的,因為netflix這個公司是真的很敢拍。
對于好萊塢六大影視公司來說,網飛就好比橫插進來的野蠻人。
網飛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已然崛起,大有成為好萊塢第七大影視巨頭的趨勢。
網飛每年能產出近百部影視劇、紀錄片、真人秀綜藝等作品。
比產出,網飛比其他六大都要強出太多。
當然高產出就意味著質量的參差不齊,有爛劇爛片,也有爆款劇和好電影。
網飛這家公司最開始是由硅谷的兩位程序員創立的。
對于影視行業,他們是外行,但對于軟件的功能化,這就是程序員的強項了。
最初的網飛是通過流媒體快速崛起并擴張,他的經營模式跟水墨娛樂的泡泡和山姆超市有些相似。
都是你每個月需要支付會員費用,付錢之后就可以在軟件上觀看所有網飛引進的影片。
而且相比于后世的超前點播,網飛并沒有采取這種形式,而是一旦引進,就會全部上映,一集不留。
網飛的特點是廣撒網,他不像好萊塢六大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購買并引進劇集。
而且網飛還施行分級制度,分為少兒模式,16+,以及18+,也就是成年人才能看的視頻。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他只能做線上流媒體,線下的影院院線電影這塊蛋糕,網飛分不走。
之所以能想到,是因為李清墨腦海中還真有幾個在華夏拍過不了審,但放到網飛上,卻能通過的電影和電視劇。
像是《德魯納酒店》,這部劇里面含有大量都市鬼怪元素,若是在華夏拍大概率過不了審。
還有《孤注一擲》,電影拍的很大膽,在華夏也只能上映刪減版。
《周處除三害》,在大陸上映后也是刪減了很多片段。
甚至《狂飆》,如果能在網飛上的話,還能拍的更大膽,更真實。
網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放飛自我,跟國內嚴格的審片力度相比,網飛簡直就是閉著眼睛在審片。
如果能跟網飛聯系上,前世的一些無法在華夏完整上映的影片就都能以另一種形式讓觀眾看到了。
網飛從15年開始進軍亞洲,首先是跟曰本產生的聯系,直到16年才慢慢往亞洲其他國家擴展。
李清墨的水墨娛樂并沒有收到網飛請求合作的消息,想來網飛或許還沒有把目標放到華夏上。
也有可能是因為網飛無法在華夏內陸下載的緣故,網飛直接放棄掉了華夏內陸市場。
不過他不聯系自己無所謂,自己可以主動聯系他們。
這并不代表李清墨和他的水墨娛樂很掉價,也不是在舔網飛,而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合作而主動邁出的一步。
想到這里,李清墨準備回去就讓趙文去聯系網飛在亞洲的負責人,雙方達成合作越快越好。
那樣接下來的拍攝《微微》就不只在國內上線,而是在海外平臺,尤其是東南亞、東亞等地方的人也能看到。
要知道當年的《星你》還是在播完之后,李清墨才把海外播放權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