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太小,這魚會死,大姐,你先拿回去用盆養著。”
程媽想想也是,“那我送了再來。”
一路上,程媽就是不說,也有人看到了。
知道是村口的河里釣的,一些在家沒事做的,也都蠢蠢欲動。
所以,當程媽再次過來的時候,身后跟了好幾個人。
這當中,釣魚的也就三四人,別的都是看熱鬧的。
予姝感覺到有不少人過來,她收起了一些餌料。
本想多釣會,磨到中午,看來,得提前收工了。
程媽到的時候,發現桶里又多了幾條魚,最大的還是予姝釣到的,她的桶里現在有兩條十幾斤的魚,一條是包頭魚,一條是青魚。
錦軒那桶里,多了一條差不多斤的黑魚。
年年與圓圓釣的都是鯽魚,汪刺魚。
個頭不是很大,但有好幾條。
村民看到予姝的排場,也覺得稀罕。
有人也學她的樣,讓家人帶把拔秧傘來,那樣,日頭再毒也不怕曬。
加上河邊從水面吹來的風,帶著水的涼意,并不會感覺很熱。
予姝覺得這些魚,已經夠多了,她不打算再釣魚。
讓圓圓與年年守在河邊,她把釣竿收好,放到車內。
程東與程媽把魚帶回家養著,順便把予姝想要的蘆竹帶來。
予姝知道,在別人的地盤,釣太多的魚,會讓人不舒服,所以她改成釣小龍蝦了。
小龍蝦一只蛤蟆就能剁成幾塊餌料,只一塊料,就能釣一整天。
程媽自己也做了一根,她不知的是,就憑這龍蝦,她今后的創業也有了方向。
當然,此時的她,也只是出于好奇。
這東西,他們平時也不吃。
村民見他們不釣魚,釣小龍蝦了,心里好受多了。
要是看予姝他們釣個幾百斤魚上來,肯定會有意見。
雖然這河里并沒人養殖,也不屬于任何人。
清空的桶再次帶回來,予姝與幾個孩子,還程家母子釣起了龍蝦。
這河里的龍蝦多是真的多,剛提起,放下就又有了。
龍蝦鉗子夾著餌料,被提出水時,通常一口還沒吃上,就被抖落到桶中了。
幾個跟風釣魚的村民,釣了半天也沒釣上來一條,心情有多復雜只有他們知道。
一個年輕的女人,還有一群小孩子,都能釣上來,他們卻不行。
最終這些人,也不釣魚了,也換了竿子,換了線,換了餌料,釣起了小龍蝦。
還別說,一會兒一只,一會兒一只,釣小龍蝦還挺解壓的。
予姝一直知道,圓圓想跟他的小伙伴出去釣龍蝦,因為怕她擔心,就說怕熱不出門。
這次有機會,她就帶錦軒與年年一起釣。
仨孩子之前也是有釣過的,所以也算是個熟練工了。
釣龍蝦,大人與小孩沒什么區別,甚至,大人還不如小孩能釣的多。
眼看著桶都滿了,予姝見好就收。
蘆竹做的竿子,送給了邊上看著手癢的小孩。
她把小馬扎,傘一收,先去把這些東西放回車上。
再回去的時候,聽到“撲通”一聲。
接著就有人喊,“有人落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