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枝起身,看了一眼抱到了孫子就什么不管了的王皇后,心中暗暗覺得好笑,留下乳娘在旁陪著,就跟高女官走出了皇后的寢殿。
高女官跟春枝說:“這中秋宴是宮里最重要的宴會是之一,往年許多事皇后娘娘都是親力親為的,今年交于王妃是看重王妃。”
許是知道王皇后先前不滿意春枝這個長安王妃的緣故,高女官找到機會就開始說起了王皇后如今有多看重春枝。
春枝笑笑不說話。
嫁入長安王府之后,霍崢教了她很多東西,王侯府中舉辦宴會要提前很久準備,更別提皇宮大內了。
八月十五中秋宴,今日已經是八月十二了,還有三天就是中秋宴,該準備的早就準備了,哪里需要她一個毫無經驗的人來幫忙。
不過王皇后要看孫子,春枝也不能不給看,跟著高女官一起看看宮宴流程,學點東西也是好的,免得日后真要她來做這些的時候什么都不懂。
高女官跟在王皇后身邊二十多年了,懂得很多,即便知道幫忙操辦宮宴只是皇后娘娘讓長安王妃帶著孩子進宮來的一個由頭,也還很認真得帶著春枝走了一遍流程。
春枝聽得也認真,來都來了,不能白來。
兩人一個教一個學,大半日就這樣過去了,高女官說可以回去了的時候,春枝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氣。
操心勞累要比身體勞累耗神地多,偌大一場中秋宴從菜色到位置安排,樁樁件件都要安排到位。
各個皇親國戚之間有過不和不能坐在一起,有資格入宮參加中秋的臣子和家眷更不能出差錯。
春枝第一次接觸這些,光是看高女官說就聽得頭暈。
回去的路上,高女官還跟春枝說:“皇后娘娘統管后宮,多年來勞心勞力,如今有王妃幫她,真是再好不過。”
王皇后一直想培養一個能幫她的兒媳婦。
先前王怡月就是那個人,只是誰也沒想到長安王放著貴女不要,非要娶春枝。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王怡月堂堂的太師之女,如今給陸景云做了平妻,天天跟紀如珍打擂臺,搞得陸府雞犬不寧,成了全京城的笑話。
春枝和高女官帶著宮人奴婢們回到棲梧宮的時候,正好撞上了王怡月。
王怡月站在寢殿門外給小內侍塞銀票,“勞煩德公公了,我真的有要事求見姑母!”
高女官看見了,重重地“咳”了一聲。
那個叫德公公的小內侍嚇得抖了一下,連忙把銀票還給了王怡月,“六姑娘,皇后娘娘這些天為了中秋宴忙的頭疼,您就別來給娘娘添亂了。”
德公公說著,立馬迎向了高女官和春枝,“王妃回來了,小公子正吵著找您呢,您快請進。”
春枝經過王怡月身旁,連一個眼風都沒有分給她,就徑直入了寢殿。
高女官在她身后對王怡月說:“六姑娘若是還有幾分聰明,就該好好在陸府過日子,而不是三天兩頭進宮來找皇后娘娘做主。”
說完,高女官就跟在春枝后面進寢殿去了。
王怡月站在原地,恨恨地看著春枝的背影,滿心怨憤:都是慕春枝!都是她毀了我!搶走了我的一切!
若有機會,一定要讓慕春枝百倍償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