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王皇后聽完霍崢的轉述之后,不由得驚聲道:“皇上因為你不肯娶西陵長公主,就不封你做太子,還要將西州劃給你做封地,要你不日便離京就藩?”
霍崢從御書房出來,便來了棲梧宮面見母后。
王皇后剛見到他的時候,滿眼喜色溢于言表,將他來回打量了許久,確定兒子安然無恙才讓他坐下喝茶,一起說說話。
結果霍崢一上來就跟她說,方才在御書房面圣的時候,皇帝曾許以太子之位,條件是他必須要娶西陵長公主。
他拒絕了。
不僅眼看著馬上要到手的太子之位就這么飛了,連京城都待不得,被皇帝趕去西州做藩王。
瑞王是皇帝的長子,年近三十還一直待在京城,沒有去就藩。
皇帝這時候讓霍崢去西州就藩,也就意味著,七郎失了帝寵,從此與帝位無緣。
霍崢上前親手倒了一杯熱茶遞給王皇后,不緊不慢道:“母后稍安勿躁。”
母子倆說話,四下無外人,只有高女官和兩名心腹宮人在旁伺候。
王皇后是最清楚霍崢為了這個太子付出多少的人,這時候心情很難平靜,她接過霍崢遞來的茶盞,“本宮想過你會為了春枝據理力爭,卻沒想到你為了她,連太子之位都可以放棄。”
王皇后知道霍崢是真心喜歡春枝,也親眼看著霍崢為了娶春枝做正妃做了那么多。
可世間情愛再美好,也是不長久的東西。
得不到的時候千好萬好,得到之后反而不珍惜的多了去了。
王皇后見慣了帝王無情,不敢想霍崢在太子之位和妻兒面前會怎么選。
因為即便霍崢選了太子之位,也沒人會說他選錯了。
一個生于皇室,長于皇室,過去二十幾年都在為成為太子而努力的皇子,做出這樣的抉擇再正常不過。
偏偏霍崢放棄了近在眼前的太子之位,選了他的妻子。
饒是王皇后,也不免為皇帝的無情和霍崢的有情而震驚。
“其實不然。”霍崢正色道:“兒臣以為,父皇這時候說要立我當太子,也未必是真心。”
王皇后剛掀開茶蓋,緩緩撥動著浮葉,聽到這話,手上的動作微頓。
她作為皇帝的枕邊人,自然知道皇帝多在意手中的權利,十年前便有朝臣諫言,勸皇帝早立太子,避免幾位皇子為了奪嫡引發禍事,讓大興江山安穩長久。
但那時候皇帝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過早地將手里的權力交出去,更不愿意看到朝臣們將心思都用在儲君身上,所以遲遲不肯立太子。
即便霍崢能力再出眾,皇帝也閉口不提此事。
霍崢見王皇后不說話,隨即又道:“父皇忽然提出立我為太子,無非是因為我平定了西州叛亂,擊退了西陵大軍,功勞加身,朝中官員和民間百姓熱議不休。立太子非父皇本意,所以他明知我不愿意娶西陵長公主,還非要拿此事逼我做抉擇。”
其實霍崢心里清楚,皇帝不是非要他娶西陵長公主,也不是非要答應西陵人的要求。
皇帝只是想讓他行差踏錯一步,抓住他的錯處說事而已。
正如夜寧瀾所說,霍崢如今功高蓋父,已然成了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怎么做都落不了好。
現在他不愿娶西陵長公主是抗旨不尊,所以與太子之位無緣,只能離京去西州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