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方面,唯一能稱得上“親民”的,只有便攜式防空導彈連的裝備了,各型的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相對就要便宜的多。
它們雖然使用靈活、便于攜帶、易于部署,卻只能作為防空體系的末端補充來使用。
防空任務的核心的重擔,還得落在紅旗-17和自行高炮這些“吞金獸”的肩上。
所以,再貴也得買,防空就是命門,是頭頂的“金鐘罩”,容不的半點馬虎。
戰場上的猶豫和僥幸,往往需要用鮮血和失敗來償還。
隨著陸誠不停的勾選人員和裝備,增援點數開始嘩啦啦的往下掉。
點選完畢之后,陸誠毫不猶豫的點下了“確認空投”的虛擬按鈕。
三十秒后,指揮中心外的天際便隱隱傳來了低沉而持續的轟鳴聲。
數量龐大的運-20戰略運輸機,搭載著裝備和人員,飛向了甘青高速旁邊的預定空投場。
“各單位注意,空投開始,警戒部隊就位,回收小組準備!”何志剛通過頻道下達了命令。
很快運輸機的艙門打開,強勁的氣流呼嘯著涌入機艙。
緊接著,一朵朵傘花在機腹下方次第綻放。
很快,前方的警戒部隊開始匯報情況:“防空營裝備空投完成,人員傘降完成!”
陸誠坐直身子,按下通訊器:“命令防空營,立即整理裝備,抓緊時間離開空投場地。”
在防空營收攏裝備,集結部隊的間隙,陸沉已經開始點選偵察營的裝備和人員。
雖然偵察營的各類裝備也很尖端精細,但比起防空營,價格就正常了很多。
陸誠開始在各個選單中,逐一的點選著。
比如說最基礎的,使用zsd-89a底盤的履帶式裝甲戰斗偵察車,還有使用zsl-10底盤的輪式裝甲戰斗偵察車,以及使用猛士三代裝甲突擊車底盤的,輕型高機動通用偵察車。
當然,還有其他基于猛士平臺,甚至是勇士平臺的超輕型偵察車輛。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不同用途的偵察車輛。
比如前線炮兵偵察車,以及作用特殊的防化偵察車。
同樣的,也少不了多種類型的無人機,從單兵手拋的小型四旋翼偵察無人機,到中程固定翼偵察無人機應有盡有。
最后就是遠程光電偵察系統、地面監視雷達、無線電偵察測向設備、單兵攜帶的激光目標指示器等一大堆裝備。
至于人員方面,裝甲偵察連暫且不提,陸誠對于武裝偵察連的戰士可是非常感興趣。
他們的個人素質極為出眾,單兵作戰能力,甚至不亞于一般性質的特種兵。
等到偵察營整裝離場后,最后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波空投開始了。
這一次,運輸機投下的不再是作戰車輛和人員,而是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標準化空投集裝箱。
里面裝的的各種類型的彈藥,從主戰坦克的125穿甲彈、破甲彈、榴彈,到步戰車的30機炮炮彈、100低壓線膛炮炮彈,再到自行火炮的120和122炮彈,以及火箭炮彈藥。
當然,也包括了單兵使用的子彈、手雷等各種類型的彈藥。
至于柴油和航空燃油,在蘭州戰役開始前,陸誠就投送了足夠的數量,這一次倒是不必再補充。
畢竟,作戰車輛的續航里程都在七百公里以上,昨天的戰斗中,消耗的油料并不多。
雖然增援點數在飛速下降,但看著空投場上堆積如山的補給集裝箱,陸沉的心里面卻無比的踏實。
巨大的戰斗消耗會帶來巨大的后勤壓力,只有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
當最后一架運輸機的轟鳴聲漸漸消失在遠方,東方的天際線已被初升的太陽染成了壯麗的金紅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