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兩側的農田區域,有很多的幸存者正在不停的勞作著。
農田的外圍,大批幸存者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奮力架設著防御圍欄。
沉重的木樁被深深的砸入地下,一道道鐵絲網被拉緊,然后固定上去。
警戒塔的框架正在搭建,負責守衛的戰士們手持武器,三人一組,在農田周圍警惕的巡視著。
農田的周邊空域,大批無人機在低空有規律的穿梭盤旋,機腹下的攝像頭緩緩轉動,仔細的掃描著周圍的一切。
農田之中,更多的幸存者正在田間低頭忙碌,他們大都戴著不知道從哪里找來的草帽。
很多人的動作或許不夠熟練,卻異常認真。
有人在小心翼翼的扶正倒伏的秧苗,有人在揮動鋤頭和鐮刀清除雜草,也有人在清理灌溉水渠中的淤泥和雜物垃圾。
除了勞作的幸存者,還能看到一些穿著統一深藍色工裝,胸前佩戴著“安全區農業中心”標識的工作人員。
他們顯然是技術骨干,正拿著圖紙或手持設備,指導著眾人修復損壞的農業設施,搶救那些頑強存活下來的作物。
陸誠看到一片溫室大棚處,破損的塑料薄膜正在被集中進行更換。
不遠處,幾名工作人員圍在一條灌溉渠邊,正在討論著什么。
看著眼前生機勃勃的忙碌景象,陸誠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薛興明果然是實干派,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他的行動雷厲風行,組織調度井井有條,將人力物力在最短時間內整合到了生產自救的戰線上。
看著在陽光下泛著嫩綠光澤的秧苗,陸誠深深的堅信,只要堅持下去,精心管理,今年的夏糧和秋糧,絕對能有保證。
當車隊駛入安全區,也就是曾經的和平鎮區時,明顯可以看到行人比起以往稀少了很多。
除了少數步履匆匆,拿著工具趕往特定崗位的工人,幾乎看不到多余的幸存者。
此刻,最多的人力被集中在了各處的農田上。
還有三千多青壯年,正被集中起來,進行著軍事訓練。
至于那些曾被發動起來修筑隔離墻的壯勞力們,也都已經被安全區的“工商業中心”統一組織起來,分流進入了安全區內還能運轉的小型工廠、礦場和維修車間。
現在的和平安全區就像一臺被重新啟動的巨大機器,轟鳴著轉動了起來。
按照不久前的召開的大會上敲定的,《安全區農業生產恢復綱要》《工業體系初步重建方案》《基礎民生保障措施》等等重建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恢復著生產,重建著文明。
空氣中,除了無處不在的消毒水氣味,還隱約傳來了遠處工廠里機器重新啟動的微弱轟鳴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