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九點,星紀娛樂大會議室里,舉行了《釜山行》粗剪看片會。
《釜山行》的大部分演職人員、星紀娛樂全體高管都參加了這次的看片會。
因為是粗剪版,所以片長比較長,有將近三個小時。
臨近十二點,電影才播放結束了。接下來就該是大家各自發表意見的時候了。
在場的幾十人,有人懂電影,有人不懂電影。懂電影的可以給出專業的意見或建議,不懂電影的也可以代表普通觀眾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發言完畢之后,作為編劇兼會長的李致軒才最后發言道:“作為會長,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成片質量還是很高的,只不過今天播放的是粗剪版,節奏有些拖沓了,最后上映版本的片長要控制到兩個小時以內。”
“贊同。”作為導演的延相昊立馬表示了贊同,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隨后,李致軒繼續道:“而作為本片的編劇,我有點想法想說,你們都聽聽,感覺怎么樣。”
“您說。”
“這部片子到最后,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死的就只剩下一個孩子和一個孕婦了。她們走向安全區,安全區的守衛很糾結要不要開槍,這時她們唱起了歌,守衛明白了她們是人類,就沒有開槍。這個結局會不會還是太好了?”
“啊?這還太好?”
聽到李致軒的這番話,大家都很吃驚,可只有金泰妍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一個客串的演員敢質疑投資方老板,眾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大膽。
而就在他們以為金泰妍要挨批的時候,他們就看到李致軒面帶笑容的對金泰妍說道:“有意見?說吧。”
自己男人,金泰妍當然沒什么好怕的,站起來就直接問道:“死的就剩下兩個人了,結局還是太好?難道要死光嗎?”
“對!就是要死光才夠絕望,而且要讓安全區的守衛部隊擊斃她們,這個結局肯定能讓人印象深刻。”
聽到他這個想法,男主角孔劉忍不住舉起了手。
見狀,李致軒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說。
“會長,男主是為了救他的女兒才死的。如果結局改成這樣,那男主犧牲的意義何在?”
面對孔劉的不理解,李致軒兩手一攤:“犧牲就一定要有意義嗎?犧牲的越沒有意義,結局才越讓人印象深刻。”
“呃……”孔劉被問住了,無話可說。
見狀,為了電影的成績,導演延相昊不得不起身道:“會長,我是這樣認為的。孕婦和孩子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希望,所以她們必須活下來。
而且咱們這是一部商業大片,不是現實題材的文藝片,沒必要弄的太喪,會影響票房的。所以,結局還是不改比較好。”
一提起票房,李致軒剛冒出來的那點文藝心立馬就被壓下去了。
不包含宣發的情況下,《釜山行》單單是制片成本就已經達到一百億南朝鮮幣了,折合華夏幣大概六千萬。
這個數字在華夏可能不算什么,但兩邊的電影市場完全不是一個體量啊。
一百億南朝鮮幣的投資,在南朝鮮這邊已經算是絕對的商業大片了。按照票房分成原則,制片方的星紀娛樂想收回成本的話,票房要達到三百億,觀影人次要達到四百萬左右。
南朝鮮總共才五千多萬人,四百萬觀影人次的票房可沒那么容易達到。
所以啊,還是別犯文青病了,票房最重要。
“你說得對,不過結局還是得改一改,得給第二部留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