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就淡淡的說出了密碼破譯的殘酷。
又或者說,在黑暗處戰斗的殘酷,這種殘酷,在于反‘人性’,你不能因為你的同理心,就去影響判斷
孫所長的人性。
黃依依的人性,熾熱如火的人性
她的人性就是如此的熱烈,如此的火熱
陳數所塑造的黃依依是真的很好,一個從導演,到編劇,都沒辦法挑出任何毛病的好。
她真的很撩人,很有魅力。
她對安在天說,帶走我的不是國家機器,而是一個男人。
一個讓柳光龍甚至都想跑去將現在的安在天取而代之的那種魅力。
“咱們這位小青衣演的就真的很好啊。”柳光龍此時就看著那位黃依依有些感慨的說道;“她是真的將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天使,魔鬼,自由,奔放,智慧,這些特質融入在一個角色里。
她渴望著一種名為愛的東西,對安在天索求著這樣的東西,可以說,進入701局,如果說她的目的是為了國家的話,那就失了偏頗了——至少一開始,她不是為了國家,才加入到701局里的。
就好像,謝興國他一開始的目的也并非是那么純粹,真的是因為家中七口人已經餓死了兩口,而不是真的要去發揮自己的才能之類的‘理想’。
“吃飽了,才配談理想,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餓著’來談理想.她從米國留學回來,她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只要她的生活方式不影響其她人,我們就無權干涉”
對于部門內給黃依依的檢舉信,安在天就當廁紙用都嫌不舒服。
作為留蘇過的學生,他的思想明顯更開明——
彼時很有意思的一個點,米國覺得蘇太保守,蘇的風氣又讓國內覺得極端了點。
而性格上已經西化的黃依依.在這里就是一朵奇葩,一朵無人敢惹的奇葩。
而黃依依從來沒有拐彎抹角,從進入的第一天開始,就對安在天表達自己的愛意。
熾熱而又直接。
但安在天總是直接而干脆的拒絕。
黃依依就有著西方人的熱烈和直接,
“你是我遇到的一見鐘情的男人。”
我不是什么貞潔烈女,也不會為自己立什么貞節牌坊,我只會對我認為的熱烈的愛情,去表達自己的愛意。
大膽的。
炙熱的。
但這一次,確實不是場合。
安在天生氣了。
“在我妻子的骨灰面前說這些,讓我感到無地自容”
也讓黃依依感到無地自容。
不僅僅是對安在天妻子的羞愧,同時,還有著對安在天一次又一次拒絕的失望似乎,她是真的明白了,這個她一見鐘情的男人,真的沒有將心思放在她的身上
看風篇更多的地方,不在密碼突破上,而在于對黃依依的塑造。
這位看風篇的女主角,自由且不羈,在破獲密碼的工作上,雖然不服從集體,但出成果是真的出成果,而對她的檢舉信也是一封接著一封.當然,到最后對她的舉報也并非無的放矢。
安在天對她的寬容和維護,是建立在她能出成果,而且不破壞她人婚姻的‘自由’上。
“我想要逃離愛的牢籠”
這是黃依依對安在天說出的話
她以為另外一段感情能讓她逃離愛的牢籠,只是,另一個人只說,這是‘男女之間’的那點事兒。
不是因為愛她,而是愛她的青春,美麗,奪魄的美麗。
甚至,都不是稻草。
她的個人性格,也注定了悲劇,最后的結局,是因為誤會,被其中一名機要員的老婆給弄成了植物人,最后在安在天的家中,靜靜的躺了兩年,最后去世的。
在最后的時候的,安在天在火葬場上,家屬的那一欄里,填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覺得悲劇都是自己造成的,但其實,他沒有錯可笑,在他死去的妻子面前,說那些話的‘我’也是大放厥詞。”
此時的陳數才從角色里半脫離出來
只有一半,還有一半還沉浸在黃依依的共情里。
她并不完美
甚至,陳數覺得,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她都是一個充滿缺陷的天使,她缺愛,但是卻用著最不恰當的方式去尋求愛。
在她的眼里‘愛’是自由的,是什么東西都不能束縛的——其中就包括婚姻,這也不是能夠束縛住愛的東西。
所以她一開始就算知道那男人是已婚的,但也覺得,他是愛自己的,也正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被下放.最后的破滅,也是因為在下放期間,他和隔壁的寡婦好上了。
“連我們都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勾搭上的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