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看守的戰士們如是說道。
入戲很深。
陳數演的很好,因為她沉浸的很厲害,那種共情情感,就讓她的演技超常的發揮了出來。
但也同時,讓她的出戲也變得困難。
這種出戲困難的癥狀
沉浸派就是這樣的。
也許不一定是沉浸派。
而是‘沉浸’進去了。
畢竟,一個演員的演藝生涯那么長,總是能遇到那么些個能讓自己深度沉浸的角色方法派的演員,也能沉浸進去的。
這就取決于對角色的理解。
和代入的情況。
沉浸派只是在這方面更細膩敏感,能進入更多的角色,更多類型的感覺。
共情到位了,再加上輸出技巧,就很容易將狀態波到“上限”。
黃依依是如此,阿炳也是如此。
他們都理解,共情了自己的角色。
那么,代價是什么呢。
沉浸的代價就是,精神上的協調失控,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分不清自己是黃依依還是陳數,是王保強還是阿炳。
王保強的癥狀還要更輕一些。
而陳數則是癥狀比較嚴重,她的眼神里依然留著迷惘。
她還是放不下安在天。
“演的可真好呀。”麥家就看了一眼陳數。
“可她的精神狀態可就不太好了。”
此時的柳光龍就一臉的古怪。
沉浸其中的代價和所得。
作為演員的他就再清楚不過了。
“那你說我們的這位安在天會付出代價嗎?”
如果說陳數和王保強都是作為演員,在這劇組里存在著的話,那么李軒就是完完全全的,將自己的身心都變成了安在天。
他是完全意義上的沉浸。
骨肉,靈魂。
就連麥家都不得不承認,看著李軒的樣子,就像看著自己當年的同事,那種感覺簡直一模一樣。
這不是出于演技,而是那種感覺。
就像陳數所飾演的黃依依一樣,那種自由奔放,那種自由派的感覺也是如此的純粹。
無關演技,那就是一種氣質,一種感覺。
一種給予人的感覺。
李軒就有那種感覺,他就能給人那種感覺。
那種像是他過去同事似曾相識的味道
用演員領域的話來說,他就是沉浸進去了。
而且沉浸進去的代價。
此時柳光龍就篤定肯定,看著臉上還留有悲傷為黃依依送葬的安在天的說道。
“包的。”
時間線來到2005年。
魔都凌華烈士陵園。
今天對于安在天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個日子叫做解密日,每一個地下工作者都有著自己的解密日,
如今的安在天已經很蒼老了。
他臉上沒有了任何鋒銳,只有平靜和慈祥。
在這一天這一刻這一秒。
這位安在天,他才是真實真切的模樣,而不是在進行諜報工作的時候,在701局里那個披上虛偽面具的馴獸師。
在這里只剩下了平靜與安詳。
面對記者的提問,安在天也解密當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