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春的時代。
是青春時代的他們,很多東西就不太一樣,可能就和后世認為的樣子不太一樣。
此時的朱亞汶就看著劇本。
“這是一上來就給咱們倆找了一個高難度的。”
“我對你們有信心”
無論是羅錦還是朱亞汶,在未來在后期都是獨當一面的男主角,都是走的演員路線的實力派。
他們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
這也是李軒能夠放心把那兩位“少年”交給他們的原因。
本身就是少年之心。
駕馭這些少年角色更是事半功倍。
不過他們也需要時間去找資料去打磨角色,而李軒接下來也要去拍別的作品,去搞《活埋》。
這一次自己的畢業作品可不止《恰同學少年》。
還有電影的《活埋》。
這部電影就相當的簡單,拍起來可以說非常的容易,請幾個配音演員,攝制組,道具組,然后就能完事兒。
主演就是自己一個人。
而此時此刻,有趣的地方還在于,寧皓和黃博那邊的小插曲,《癲狂的石頭》已經開機了
男主角是黃博。
對于學校來說也是個異類。
可以說這些年的發展下來,李軒是進步速度駭人聽聞,那火箭速度無比震撼。
那黃博就是真正的看走眼了。
選擇當初放他進表演戲,還是沾的李軒的光,如果不是因為李軒的話,這貨直接就是一個發配配音系。
結果沒想到這么一個“弱者”。
在這個時候卻是資源最好的那一批,從《民工》到《石頭》。
真正的逆襲崛起。
超越極限。
逆襲崛起。
今年的北電,話題度和傳奇度都是十足的。
而作為引薦給劉得華的人,而且還是拿自己的“自由”來擔保,李軒就享有和導演同樣級別的分成。
也就是百分之五。
親兄弟也得明算賬。
同時擁有一半的著作權,畢竟這一部電影的劇本,也是兩人商量出來的至少寧皓是這么覺得的。
接下來的路徑就很明顯了。
去拍《活埋》。
然后去釜山電影節,之后直接《恰同學少年》。
“那你都自己拍作品了,對于外部企劃的邀請?”
“還是接著唄,我的劇本不是無限的,就好像外面的好劇本和好角色也不是無限的一樣.”
面對魏明的問題,李軒頓了頓。
“當然,如果有好公司給我劇本讓我拍戲的話,那我也不會拒絕就是了。”
魏明也很清晰。
“那也得是等你的作品得到證明,真正的演員和導演的雙重標簽,都在身上才有可能。”
對于李軒的決定不貶不褒,沒有無限的信心和吹捧,只有冷靜的分析。
他越來越像一個經紀人了,一個金牌經紀人,讓李軒沒有太多的后顧之憂。
“這一點就確實如此。”
以導演的維度來看,自己可還是初出茅廬的類型。
哦不對,演員這一點也是,李軒可就清晰的很。
說來也是好笑。
什么四大小生,四大小花,都是些烈火烹油的稱呼,在真正的大明星大咖子面前,無非就是小孩子打鬧,年年一換,年年都有,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去何處。
那些真正的大明星,
和那些真正的常青樹比起來,小生還是太小了。
可以說現在作為演員,在自己上面頂著的就是96級那一批,但在96級那一批頂上頂著的.難道就沒有嗎?
自然是有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