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汶就說道。
“一開始記得挺多。”
羅錦補充。
“但現在都忘了。”
“忘了,忘了好啊”
《恰同學少年》正式開機。
1913年,一個開朗的,嗜書如命的少年郎,古今中外,皆愛讀之,話本,名著散文,都喜都愛。
這是一個讓周邊的書攤書店都為之恐懼的男孩。
不是因為他看書影響了生意,而是他看起書來,經常會忘了吃飯這件事,是真正的做到了‘廢寢忘食’。
少年就是癡迷于看書,癡迷于這件事
他和他的兄弟們一個叫蕭子生,一個叫蔡森。
約定好了,一起去同一所學校。
一個叫做湖南第一師范的學校。
在此之前,三人的性格特點,一個熱愛,活躍跳脫。
一個儒雅木訥,家境富裕,喜詩文,更傳統。
一個勤奮自強,雖家墜貧寒,卻自強自立。
三個人的身影。
未來的湘江三友。
如今看上去,竟有十分平凡的感覺,這種奇妙的平凡感。
唯一要說他們的共同點,大概就在于他們的‘赤子之心’吧。
喜愛,癡迷看書。
家境富裕喜詩篇文章。
勤奮自強,自立堅強。
在開始拍攝之前,在來的路上,王勁崧看到他們的氣質分明不是這樣的,他們一路上,還在努力的去代入,在歷史資料里,在他們的書里,臨摹出來的偉人。
現在,則一點感覺都沒了。
不會吧,真的‘全忘了’?
而此時李軒,身上的跳脫之感,更是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
不說正確和錯誤。
但他們身上,就真的一點‘偉岸’的感覺都沒有,就如同隨處可見的少年郎似的。
那種感覺,就十分的強烈
但別的不說,王勁崧是第一次看李軒演戲,甚至是第一次看他在劇組里擔任角色。
作為演員主角的李軒,還有作為角色的李軒
他也當過不少年的演員,是演員轉的導演,甚至自導自演的都見過,但沒見過眼前李軒這樣的
在作為導演的時候,和作為演員的時候,給人以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的。
這大概是最讓人甚至感覺強的地方了吧。
他真的如眼所見,有那么點怪物。
作為李軒的導演
不對。
不對的。
王勁崧搖搖頭,作為‘角色’,導演著這一部《恰同學少年》。
或者說。
是帶領著他們,進入這戲里面。
導演的藝術,讓人身臨其境,讓人身臨其境的進入其中的
那不是技術技巧,是李軒用著自己的導演方式
原本王勁崧會以為,自導自演是一件極度浪費精力的事情——精力充沛也是一種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