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高媛媛,都對李軒的選擇有點意外,但這么演戲,真的很舒服。
被人引導著,這是在別的劇里,都找不到的體驗,這讓她想起了當年拍攝《倚天屠龍記》的時候,讓自己念念不忘的,不是張無忌,而是宋青書.青書哥哥才對。
一直以來,高媛媛都有一種朦朧的感覺。
她一直在追尋的朦朧感覺的源頭,她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對誰散放的。
沒有克制那種感覺,但就是尋不到——可是她卻不糾結。
是對李軒的,還是對青書哥哥的,那種感覺的源頭,就一直以來,都沒有真切的尋找到
她是一個很浪漫的人,不會糾結感覺的源頭是什么,感覺就是感覺,有就是有,沒就是沒有感覺,也會勇敢的,去追求這種感覺的源頭。
就像現在一樣,來這一次的《恰同學少年》也一樣,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是他的作品,沖動之下就來了,無論朋友怎么勸自己——他就是《唐吉可德》,跟他一起的話,就是挑戰風車的夢境,假裝自己是騎士,但實際上,不過是空無飄渺的夢。
她也來了,就算是夢也如此罷了。
來之前,也沒怎么了解《恰同學少年》,沒了解楊慧.直到真正的了解了之后,才發現,這個人,這個原型,是一個如此偉大的女子,和她演過的每個角色都不一樣,她是真正的‘偉大’。
演好她,有點難.這位伶俐,獨立,強大的女子。
但此時此刻,李軒就在引導著她。
引導著她理解這個角色,理解那個時代。
讓自己不必抱著太大的包袱。
拍戲會有‘輕松’的感覺。
會有‘迷上’的感覺,還是和李軒一起拍戲的時候,獨有的感覺呀!
高媛媛就確定了一點,起碼,和他一起拍戲,是真的感到有一種快樂在里面的,這種快樂和安心就不是裝出來的。
是最真切的感覺。
此時,高媛媛已經忘掉了許多事情,全心全意的沉浸到戲里面去。
和李軒一起去看這個年代,這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和他一起沉浸,一起去看,少年們。
“真青春”
戲中的大家,清楚洋溢,個性十足的感覺。
向警予為了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化身向勝男和蔡森相遇,大小姐和窮小子。
而王勁崧則覺得。
這種青春感,甚至滬圈都拍不出這種青春味道來——大概是因為,滬圈的青春片子的演員,拍戲的時候,大概都不青春了吧,而眼前的班底們,則是全員在最青春,最少年的年紀。
也許心中都有些迷惘,但從不缺少打破迷惘的勇氣。
這就是這些少年們的感覺,最優越的地方了吧。
而此時。
李軒在拍攝期間,也有不少人在現場這里,一般來說沒有阻攔他們。
其中就有京圈的來者。
那邊回饋的消息就是。
這恰同學少年的基調是青春片,有一種滬圈拍攝的基調。
王海洋在那邊聽了都想笑。
“青春片,我該說他是無知還是無畏呢,居然把恰同學少年這樣子拍攝,青春片.還以為他有什么好活呢,沒想到是用這種無聊的姿勢,江麗,這就是你當初看中的‘人才’,他居然用這種糊弄的方式,去對待這個題材,你居然還擔心他真的能夠弄點成績出來,還讓市場部派人去看,你看,結果就是這樣了。”
當年電影制作部門的江麗,還是個小負責人,如今的她已經是部門的大頭了。
負責統籌投資,制片方向的總監。
這位制片部門的總監,當年就是因為一部《活埋》,一直想把李軒給拉進來。
用江麗的話來說,就是因為王海洋他們的經紀部門,當初給的條件太苛刻,所以才讓人才流失的。
王海洋tm直呼無辜。
這還叫做苛刻呀?這是重新定義了苛刻呀。
我給的已經是最好的條件了。
再給好條件的話。
那就太過分了。
“他在演員方面是有著才華,但這份才華也給他帶來了無比的狂妄,以為自己能夠在這市場里無所不能,為所欲為。”此時的王海洋就說:“能將這個題材往青春片的角度上開,也算是他的想象力足夠豐富的,才能做到這種事情。”
原本以為當初的《活埋》使才華橫溢的呈現,結果現在看來,也不過只是一次靈光一閃,而那一次的靈光一閃就成了他狂妄的源頭,以為自己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能夠演而優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