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以想大膽一點。
“你這一次在《門徒》上算是擔任了我這個導演的一部分職能,我也不會虧待你的,這一次雖然片酬合同已經簽了,我肯定不能額外給你更多的報酬——這是規矩,資方那邊的事情,我沒辦法決定。”
“我也不是為了錢才幫忙的,也是為了讓作品更好的發揮.對我來說,這部作品也同樣的.重要。”
此時此刻的李軒也認真的闡述道。
對自己來說,這部作品同樣有著意義存在
一線的作品,無比重要的番位。
沖咖,沖線對自己的意義所在.
相當程度的意義。
能拿到的作品和番位總是螺旋上升的。
想要接觸獎項,拿到系統的高級獎勵的意義。
《門徒》算是敲門磚一樣的作品。
又或者說每一部作品都是敲門磚。
都是為了取得獎項和更高級別作品的敲門磚。
更高級別資源的敲門磚。
資源的攫取是為了終極的目標。
為了拿獎,為了沖咖而準備的敲門磚。
李軒就很清醒自己要什么。
“你很清醒,我對你刮目相看了。”爾冬生就覺得不可思議。
李軒就沒有年輕人特有的迷惘。
他的眼神里不具備迷茫的事物。
他就不僅僅是優秀,爾冬生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無論是四大天王還是什么樣的人,他都是一路看過來的,就算是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擁有過迷茫的。
但在眼前名為李軒的年輕人身上。
他就看不到名為迷茫的特質。
年輕人或有才華,或有能力,或有天分者,如過江之卿。
但失去迷茫者卻極其稀少。
見所未見。
李軒沒有迷茫,沒有一點點的迷茫。
從頭到尾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想要什么。
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爾冬生突然知道為什么劉得華會那么喜歡他了。
這種稀少的戰勝迷茫的年輕人就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并非源自于他的能力。
而是他那從不迷惘的精神。
“這次雖然片酬,沒辦法給你加,但我會給你加副導演的名字.話說也確實,你就是門徒這部電影的副導演。”
此時的爾冬生就調侃:“一個名頭還是能給到你的。”
“多謝導演。”
李軒就有些意外。
這就相當于把獨攬的榮譽給讓渡出來了。
人都是自私的
這份履歷就是實打實的。
“不用.一個副導演的位置而已,我還沒那么小氣。”爾冬生就說道:“不過,你也別抱太大的期望,期待這個名頭又或者說我們《門徒》的劇組能給你帶來什么質變的東西,雖然說我這部電影是奔著叫好叫座去的,但實際上,今年拍攝的,我認為有可能叫好叫座的作品,應該就只有我們陳可星制片人的《投名狀》了。”
《投名狀》,刺馬案改編的大作,請了好萊塢歸來的功夫皇帝。
按照爾冬生的說法,功夫皇帝帶回來的不僅僅是功夫和名聲——還有好萊塢片子的運作方式。
所以他的片酬才會如此的爆炸
《門徒》還是差了《投名狀》一個檔次。
“其實也可以了.感謝爾導給的位置。”
“無妨。”
此時,爾冬生就微微一笑的說道:“也許.我們以后會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機會.甚至,同等位置的合作機會。”
爾冬生話里話外,其實還是認可。
李軒的才華。
不僅僅是作為演員的才華。
還有作為導演的才華。
李軒也領了一部分片酬,七十萬片酬扣稅拿了七成,剩下的三成會在播映的時候拿
看著眼前這達幾十萬的片酬。
李軒還有些恍然呢。
自己這算是,吃到了演員這個熱錢匯聚的行業的第一筆高價片酬吧——雖然和隔壁一千萬,一個億的片酬比起來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