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演技能力。
差距太大了。
都很難將他視之為對手。
雖然有不甘心,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沒有辦法,唯一讓他感到有些陰暗的欣慰的地方,大概就在于那個超級關系戶張末,如今也只能在他的屁股后面吃灰。
在絕對的純度面前,實力不錯的關系戶,居然也沒有招架之力。
光是看著張末稍微郁悶的表情。
文樟就覺得今天也許能多吃三大碗。
如今的張國利,已經不會因為李軒的表現而對兒子打罵了。
追不上,根本追不上,帶著我的資源給他堆上去都追不上。
這一代,影視院校畢業的“主角”。
李軒就是最頭的。
這一代最強的畢業生。
不管日后圈內的資本對他的態度怎么樣,他和圈內的資本會發展成什么樣的關系,但至少此時此刻的學生時代,當之無愧的頭名就是他。
不用去討論其他的關系和可能性。
演技,綜合塑造能力,多題材駕馭能力。
“不必糾結,這一場事業是長跑,現在領先不代表以后領先,他現在擅長的題材,以后也不一定流行..”
張國利說一半說不下去了。
就連自己都覺得這一番話,自我安慰的成分太重了。
連安慰的話都變得虛偽到自己不相信。
就目前而言,他真的就是劍指這一批快要到中生代的男主角們。
才剛畢業,就能和他們在同一平臺上競爭。
至少,是能夠拿來相提并論。
這太恐怖了。
不是自己兒子能追得上,就算因為某些事情而停頓腳步..譬如這一次所有人都預料之內的恰同學少年的翻車。
就算有這一遭,那翻車的也只會是北電那一群學生和校長,對于李軒來說,就不會有太多的負面影響,反而這種勇氣和開創性會成為他的履歷。
這種寧叫我負天下人的勇氣。
將其他人變成自己墊腳石的魅力,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代價。
“他的演技和題材駕馭到底有多廣。”
張末就不關心這些,作為演員,關注的也自然是演技的部分。
是李軒作為演員的部分,作為演員的部分也足夠讓張末絕望的,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那么大呢
是不是基因問題
我老爸的鍋
張國利不知道為什么,又突然升起了一種想打兒子的欲想來.
此時,張末感覺到父愛將到,趕緊轉移話題說道。
“不過,他的運氣也是很好,這一次《活著》居然能取得這種稍微超預期的成績來,也多虧于導演的劇本理解。”
改編的東西,完全屬于創作組的劇本理解。
如今《活著》電視劇版的導演另辟蹊徑,走出了全新的劇本理解,這也沒什么好說的。
“嗯朱正文導演的劇本理解,確實不錯.”張國利淡淡的說道:“選劇本也屬于演員能力的一環。”
“這個我否認演員什么時候有選劇本的權力了.”
“我”
張國利想反駁,但此時竟然有些啞然。
在當年,他當演員如日中天的那些年,他和整個國內演藝圈都在起步的那些年,確實是有著不小的自主權,但現在,真的有這種東西嗎
有的,在他這個級別的人,是有的。
可到了兒子這一代.他們這個級別呢
以前,張國利就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又或者說。
與他無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