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玌雙手握拳,目光堅定:“世叔,吾以為當務之急,乃整軍經武,重振軍威。加強邊防,操練士卒,廣納良將。且朝中須上下一心,不可黨爭內耗,方能抵御外敵。”
史鼐微微點頭:“賢侄抱負遠大,只是這其中牽涉眾多,并非易事。”
賈玌慷慨激昂道:“世叔,吾等身為臣子,當為陛下分憂,為國家效力。縱使艱難險阻,亦當勇往直前。想當年,趙武靈王因權力分配不當,導致兄弟鬩墻,國家動蕩。吾等豈能坐視大慶社稷危亡?”
我欲支持新皇,擁護正統!不知保齡候你怎么看!?
史鼐心中一震,你是什么話都敢說啊!忙道:“賢侄慎言,此等話語可莫要隨意出口。”
賈玌拱手道:“世叔,侄兒乃一片赤誠之心。如今慶武帝新登大寶,正需吾等忠臣良將輔佐,吾愿為陛下赴湯蹈火,驅逐韃虜,恢復國土,保家衛國!”
史鼐長嘆一聲:“賢侄忠勇可嘉,只是這朝中局勢詭譎,凡事還需謹慎。”
賈玌說道:“世叔,侄兒明白。但侄兒相信,只要陛下圣明,吾等忠心耿耿,定能扭轉乾坤。”
史鼐面帶疑惑看向賈玌點了點頭:“賢侄有此決心,甚好。但切不可魯莽行事,需謀定而后動。”
賈玌應道:“多謝世叔教誨。”
史鼐拿起茶杯,話鋒一轉,提及賈玌的官職:“賢侄,如今你官至從三品游擊將軍,只是尚無兵馬在手。現今熊文龍將軍已調回京城,其位空缺,不如由你接任,他手下尚有三千兵馬。”
賈玌再起身行禮抱拳道:“多謝世叔提點。”
史鼐接著說道:“你我同屬開國一脈,又喚我世叔,我理應更多多關照于你。這樣吧,我從總兵府再抽調兩千精銳士卒,為你湊足五千兵馬,讓你駐扎廣寧城,負責前線的游擊和支援防御之事。”
賈玌再連忙行禮,大喜,道:“世叔如此厚愛,侄兒定當拼死效力。”
看來賭對了!
熊文龍手下那三千騎,自西平堡一戰足以見其不是泛泛之輩,與賈玌亦是在戰場上浴血拼殺過的。
他們之間有著過命的交情,彼此熟悉作戰風格。那三千兵馬中有一千多人曾跟隨賈玌大破后金鑲藍旗,對賈玌更是心悅誠服。如今賈玌來統領他們,自當得心應手,無需諸多磨合。
再加上保齡侯史鼐答應額外給予的兩千精銳士卒,賈玌足以湊齊一支五千人的兵馬。這在當下局勢中,已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賈玌當真的是喜出望外:‘這五千精兵強將,將會是我手下的第一支班底。他日所學的練兵之法亦可以一一實練。’
賈玌自認沒有趙括之能,單憑“紙上談兵”就能在臨陣換帥的情況下率領四十萬大軍與白起交戰,更是斷糧四十日士氣不敗,無補給更能五次作戰突圍。
這要是換成賈玌,能堅持十日不營嘯都覺得夸自己了!
經歷與經驗,才是真正的磨刀石。就如同戰場上的將領,歷經無數次的戰役,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指揮若定,帶領士兵取得勝利。
不過...
賈玌在望向史鼐:‘不愧是一門雙侯,能夠在后續清算中存活下來的史家,可惜了自家老子賈敬當年太子叛亂一事站錯隊,不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