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神里,再無貴妃的矜持,只剩下濃得化不開的震撼、心疼與無上的敬佩!
“十二齡稚子,束發從軍,遠赴遼東苦寒之地!兩年半風霜刀劍,戍守邊關,枕戈待旦,終斬敵酋,平靖烽煙!凱旋封侯,少年得志,爾心何曾片刻懈怠?!”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異常清晰,響徹寂靜的水榭,仿佛要將眼前這位族弟兼國之柱石的一生功業與心志,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上: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之前,兩宮圣駕當面,爾以弱冠之齡,慨然立下‘五年復遼’之血誓!何等氣魄,何等擔當!而后,爾以武銜之身,親提王師,東出山海關,浴血奮戰,終克復遼東故土,還我河山!!”
賈元春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穿透靈魂的力量,目光灼灼,直指那首詩的核心:
“今日!今日聞此詩!
‘小筑暫高枕’?爾何曾安枕!‘憂時...有盟’?爾心念念,唯國唯民!
‘呼樽...揖客,揮麈...談兵’?爾之府邸,門庭肅然,賓客所論皆為國是民生,拒聲色犬馬于千里之外!!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爾之心血,盡付文韜武略;爾之神兵,只為護我山河永固!”
她深吸一口氣,淚水終于滑落:
“而這一切!這一切的出生入死,這一切的嘔心瀝血,這一切的......所求為何?所求者何?!!”
她的目光掃過下方早已聽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一眾賈家子弟姐妹,最終,帶著無比的鄭重與尊崇,重新落回賈玌身上:
“所求者——唯此詩也!唯此一生之志——‘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話音落下,滿堂肅然!
所有賈家子弟,無論文武,無論長幼,無不挺直了脊梁,望向賈玌的目光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源自血脈深處的崇敬與自豪!
——這才是他們賈家的族長!
——這才是他們賈家的魂!
賈元春的目光在族中長輩賈敬、賈政、賈母、賈梁氏等人飽含欣慰與激動的臉上短暫停留,最后,落在了賈玌身上。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位當朝貴妃,賈家最尊貴的女兒,竟斂衽垂眸,對著賈玌——她的族弟、帝國的遼國公——盈盈屈膝,行了一個福禮!
“此身此志,感天動地!此心此愿,澤被蒼生!本宮代天家,感念國公擎天護國之功,亦代賈氏滿門,謝族弟砥柱中流之德!遼國公......請受本宮一禮!”
這一禮,敬的是擎天護國之功!
這一禮,敬的是赤誠忘私之志!
這一禮,敬的是“但愿海波平”的萬世宏愿!
水榭之內,落針可聞,唯余那十字真言,與這三敬之禮的千鈞之重,在每個人心頭回蕩不息!
短暫的死寂之后,水榭內嗡然一聲!
貴妃娘娘!當朝皇妃!待天家對遼國公行此鄭重大禮!
這已非僅僅是家族情誼,更是天家對擎天巨柱功勛與志向的至高認可!
反應過來的眾人,無論是賈政、賈母等長輩,還是探春、惜春等姐妹,乃至賈璉、賈蓉、賈環、賈蘭等子弟,無不慌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