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局為重。”
“那溫禾便不是大局了嗎?”
面對李世民的質問,長孫無忌一時無言。
從玄武門開始以后,溫禾帶給大唐的變化,他心知肚明。
若是沒有他的提前預警,以及火藥和神臂弩,會州那一戰不會勝的那么快。
皇帝陛下也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啟用李靖,那樣的結果,便只有一個。
就是和歷史上一樣,突厥人殺到渭水邊,皇帝陛下被迫與他們簽下城下之盟。
那樣一來,對大唐而言,就是莫大的恥辱。
這樣的功績,即便是給溫禾封一個縣公也綽綽有余。
奈何他現在年紀太小了,所以皇帝一直壓制著。
“陛下息怒,或許也可借此,讓那些人付出一些代價。”
此刻的長孫無忌,最先考慮的還是李世民的利益。
他對李世民還是忠誠的,只不過是日后位高權重后,身后所牽扯的東西也就多了。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并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見狀,心中不由一喜,果然皇帝陛下還是采納了。
他或許喜歡溫禾,但若是一個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他必定會拋棄所謂的情感。
這就是帝皇啊。
連親兄弟都能殺,何況一個毫無血緣關系的人。
只是長孫無忌卻不知道,李世民剛才之所以看他那一眼,是因為想起與溫禾初見面時,知道的那件事情。
‘原來如此,所以未來的長孫輔機才能權傾朝野,讓朕的那個逆子不得不除了他。’
李世民看了一眼手中的絹帛。
上面寫著封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進封齊國公,食實封一千三百戶。
他忽然將絹帛揉成一團,對著長孫無忌說道:“輔機,如今裴矩致仕,民部空缺,朕有意讓你去做民部尚書,你可愿意?”
“啊?”
長孫無忌詫異萬分。
之前民部尚書,早已經內定為韓仲良了,怎么突然變卦了。
難不成是陛下覺得韓仲良是裴矩舉薦的,所以心有芥蒂。
“臣領旨謝恩。”
當哪一部的尚書他并不在意,反正這都是過渡的,反正再過不到一年,他便是開府儀同三司了。
還是齊國公。
他卻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上,他是吏部尚書。
別看都是尚書,二者卻大有不同。
吏部掌握著天下官員的獎懲升遷,那可是培養親信的好地方。
而民部雖然也很重要,掌握著大唐的財政,但是比起前者確實稍微差了一些。
他歡喜過盛,卻沒有發現李世民眼中掠過的一絲寒芒。
‘這齊國公終究還是要給他。’
長孫無忌是外戚,又是重臣,日后幾十年還需要靠他穩住關隴,所以李世民必須給他這份榮譽。
“民部關系重大,此次又出現如此貪腐,輔機上任后要多加重視,特別是關隴那邊,讓他們收斂才是。”
“是,微臣這就去高陽縣子家中走一趟。”
長孫無忌當即明白,這是李世民和他的一場交易。
這一次無論是哪一家子弟在鬧事,都絕對不能輕拿輕放。
不久后。
內侍在工部找到了在查案的黃春。
那些弓弩畢竟是工部經手的,而且溫禾和閻立德的關系不錯,所以百騎來此并沒有受到什么阻礙。
閻立德甚至親自帶著黃春去查賬簿。
內侍來的時候,二人正在交談。
“黃中官,溫縣子家中被人打上門了,圣人讓您立刻帶著百騎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