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所言,正是朕所憂慮之事,不過魏卿不必擔心,朕已經給他找好了幾位老師了。”
李世民笑道。
在場的眾人都不禁詫異,之前怎么從未聽說過此事。
蕭瑀有些急切:“不知陛下給他找了何人教導?”
他還想著收溫禾做學生,有這樣一個比肩甘羅的學生在,千百年后,他必定青史有名啊。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一笑,說道:“朕讓他去兵部,便是讓他去學習李靖等人的帶兵之道,讓他去工部,是為了讓閻立德教他匠作之學,至于其他學問以及品德之說。”
李世民說到這突然停頓了一下。
蕭瑀不由得瞪圓了眼睛,望著李世民,瘋狂的暗示自己。
卻聽李世民輕笑一聲,說道:“朕將親自教導,朕想應該沒有比朕更合適的人選吧,畢竟這豎子的字可是朕親自取的。”
眾人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他們竟然將這件事情給忘了。
自古以來,取字之人,非師長不可。
他們之前都以為李世民是以岳父之尊,為溫禾取的字。
現在才知道,李世民是把溫禾當做學生了。
“圣明不過陛下。”
魏征難得這么贊同李世民。
后者聞言,不禁開懷。
可除了李世民和魏征外,其余人的臉上都笑的很勉強。
皇帝親自收學生,古往今來幾乎可以說沒有。
若是皇帝陛下今日所言傳揚出去,只怕那高陽子府的大門都要被人踏破了。
“既然這豎子的書稿都送來,諸位卿家若是有興趣的,可以傳閱,若是那豎子寫的不好的,盡管批改。”
李世民莞爾的望著大殿內的眾人。
魏征覺得皇帝陛下可能有點得意忘形了。
這里是兩儀殿,是談論政務的地方,怎么能看說書這種東西呢。
他正要開口,卻聽蕭瑀搶先道:“多謝陛下,老夫看了這開頭啊,就想繼續往下看,只是覺得此地不合時宜,既然陛下允準,那老夫便不客氣了。”
蕭瑀都如此說了,魏征只好悻悻然的閉嘴了。
蕭瑀還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他看的格外認真。
前排的杜如晦幾人回頭一看,見他時而嚴肅,時而點頭,都不禁好奇起來了。
一直暗中觀察蕭瑀的長孫無忌,不由得好奇。
‘這后世之人寫的三國,到底有何趣味?’
“蕭卿,這三國如何啊。”
批改完札子后,李世民起身活動身子時,朝著蕭瑀那邊走去。
聞言,蕭瑀起身,笑道:“可謂是通俗易懂,比起三國志的晦澀,多了幾分的趣味,只是有幾處錯誤,但不失故事本身的有趣,畢竟只是說書,并非正史。”
看到第五回的時候,蕭瑀便不禁蹙眉。
他記得史書上記載,明明是孫堅軍沖陣斬的華雄,怎么到溫禾這本書里,變成關羽陣前斬華雄呢?
蕭瑀也是上過戰場的,自然知曉,所謂的陣前挑戰,不過是兒戲罷了。
還有這青龍偃月刀是何物,竟然那么長。
用這種兵刃可不適合在馬上沖陣。
“哦,既然如此,那朕倒是要好好看看,對了,還有哪位卿家想看的,朕不著急。”
見李世民問起,房玄齡等人確實來了興趣。
看了這大半天札子了,正好休息休息。
隨即這本三國便在兩儀殿內傳播開來。
每個人幾乎都看了快一炷香的時間。
“寫的確實太直白了,但若是作為市井說書,還是不錯的。”
“開頭那首詞不錯,叫什么來著?”
“臨江仙,教坊司的曲詞。”
“對對對臨江仙,一會下了衙,不如將這首詞拿去,讓她們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