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數十位文武百官突然高喊著從乾清宮里飛了出去,一路飛上了天,又從天上落了下來,當場摔成了肉醬。
做完了這一切,周寰又當眾消失不見了。
至于文武百官怎么看待這件事,以及怎么看待他這個新鮮出爐的“在世仙人”,周寰其實一點都不在乎。
能紅口白牙的為八大家晉商辯護,還堅持說這是冤枉,這樣的大臣還留著作甚?
早早鏟除掉才是正經!
接下來就是崇禎帝發揮的時間了,他先是大聲斥責閹黨誤國,但很快就話鋒一轉,把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等黨派都貶入其中,讓這些黨派成為和閹黨相差無幾的一路貨色。
有周寰撐腰,再加上這些天熟讀史書,對所謂的黨派之爭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崇禎帝如今對朝廷上的黨徒們再無半點留念和容忍,雖然不至于一口氣把滿朝文武全都殺光,卻也不會再讓這些人來左右他的思想。
在前人“上天走一遭”的殘酷事實面前,文武大臣們在驚懼悚然的同時,突然意識到一件事——這大明從今往后,似乎不是由他們說了算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猜想一點沒錯。
十多日后,從江南那邊傳來了消息,就在數十位朝臣“上天走一遭”的同一天,江南也有近千位讀書人被錦衣衛緹騎從家中帶走,很快又被送了回來。
不過這近千讀書人在走時是完好無損的,可回來時就只剩下一灘肉泥了。
當天有無數人親眼目睹了這些讀書人“上天走一遭”的場景,也讓民間篤信,這些讀書人定是不敬神佛,以至于遭了天譴。
如果所說是崇禎帝親自下令動的手,整個大明肯定是群情激憤的,不敢說天下共討之,起碼也是讀書人離心離德的結果。
但周寰動手就是另一回事了,在明末這個特殊的時代,崇信鬼神的人,遠遠要比“掌握話語權”的讀書人更多。
沒有哪個讀書人干對此公然表達不滿,屆時無需周寰和錦衣衛出手,市井街坊或村野鄉間有的是人教他們做人。
前后不過二十多天,晉商八大家被抄家滅族所帶來負面影響,就已經消散一空了。
一百多年后,有所謂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說,而今時今日,也有“晉商跌倒,崇禎吃飽”。
晉商八大家的家底之豐厚,遠遠不是后金所能比擬的,不說抄家查出來的財物價值幾何,單說糧食,就有多達數百萬石之巨。
得知這一消息,周寰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在感慨袁崇煥的狗屎運。
一下子就入賬數百萬石糧食,別的不說,至少今年移民到遼東的人口是不缺吃了。
說到底,雖然初步定下的是移民過去五百萬人,但也不是一次性移過去,而是分批次,至少要移民三到五年。
如此一來,周寰的壓力可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