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決裂
聽到巴特爾下戰書,吳晶咬了咬牙,準備接下這場比賽。
畢竟輸人不能輸陣,至少氣勢上不能輸。
卻聽江一鋒說道:“比賽可以,不過我們不比什么力量,更不能搏擊,受傷了就不好了。
正好劇組準備了幾套“戰甲”,大家穿起來跑幾圈試試。
吳晶這么積極,就由你先來。”
環太平洋是一部網劇,第一季一共14集,時長是電影的好多倍,劇情自然不能像電影那樣潦草,是需要拓展的。
整個環太平洋的劇情主線,就是司藤為了找回記憶而進行各種行動,最終揭開了異獸入侵人類世界的終極秘密。
這個故事主線可以拉得很長,還可以插入很多支線,拓展開來拍個十幾季的網劇,都沒有任何問題。
而環太平洋第一季的劇情,就是司藤為了找回記憶,想要加入中海市機甲訓練隊。
秦風和王小強也跟著司藤一起參加選拔。
因為中海機甲訓練隊突然擴招,兩人也一起混進了機甲訓練隊。
在進隊之后,他們才發現,原來機甲不全部都是上百米高的龐然大物,也有兩三米高的微型機甲。
在訓練隊里,所有隊員都是先駕駛兩三米高的微型機甲,來適應各種操作,鍛煉精神意志。
只有微型機甲駕駛熟練,并通過多層選拔后,才有機會被國家訓練隊選上,接觸真正的大型機甲。
而在官方的機甲研發團隊里,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是主張繼續研發微型機甲,加強微型機甲的各方面性能,可以有效進行城市內部的特種作戰;
另一種是要求把異獸的尸體材料節省下來,主攻大型機甲的研發,因為只有大型機甲才能對抗異獸的入侵。
本來主攻大型機甲的研發思路,是占據絕對上風的。
但是這段時間異獸入侵腳步放緩,加大微型機甲研發投入的聲音逐漸大了起來。
持有這種主張的科研團隊,也提出了一個很誘人的理由——提升微型機甲的各項性能,可以糾集一批敢死隊,通過太平洋海底的黑洞,潛入異獸世界收集各種情報。
這個理由官方無法拒絕。
不知道異獸世界的情況,就永遠只能被動挨打。
這也是中海市機甲訓練隊擴招的原因。
司藤和秦風入隊,就是敢死隊的候選。
對于這個情況,司藤不僅不害怕,反而特別興奮,她覺得異獸世界或許有自己記憶的線索。
秦風和王小強為了司藤,也加入了敢死隊。
只可惜隊伍剛潛入異獸世界沒多久,就遭遇了異獸孰湖。
不僅30人的團隊,死得只剩下5個人,而且孰湖還追到了人類世界,跟兩臺魚龍變機甲發生了激烈的戰斗。
大戰之后,兩臺魚龍變機甲徹底報廢,華國得到了異獸孰湖的尸體。
新的機甲型號進入了研發周期。
敢死隊帶回來的信息和材料,也讓科研團隊十分興奮,官方準備集結下一批敢死隊,而司藤也想起了一些畫面,發現了科研團隊里可能有內奸。
第一季的故事就此結束。
所以在江一鋒的拍攝中,除了大型機甲之外,微型機甲的拍攝也是很重要的。
一開始,劇組是打算像拍攝大型機甲一樣,采用“綁定”的方式,進行特效捕捉與實景結合,來拍攝微型機甲。
后來發現不行,工作量太大了。
環太平洋第一季一共14集,總時長預計在600分鐘左右,大型機甲出現的時長,加起來也就28分鐘左右。
這其中還有一些靜態的畫面。
不要覺得短,這個已經是江一鋒很有良心,為了系統評分下了血本了。
而整部劇里,微型機甲是經常出現的。
如果微型機甲也像大型機甲那樣拍,要調整參數、逐幀特效,工作量真的爆炸。
所以最后商討之后,江一鋒還是決定微型機甲的靜態畫面跟大型機甲一樣拍攝,動態畫面讓演員穿戴特殊設備,通過拍攝綠幕戲的方式來完成。
最后通過綠幕素材跟模型素材填充互補,來形成最終的畫面效果。
但江一鋒又不想把微型機甲拍得太假,所以演員穿戴的設備就很沉。
當工作人員把“戰甲”搬出來后,大家都目不轉睛的盯著。
吳晶非常興奮,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厚厚的“戰甲”,開始繞場跑步,只是還沒有跑一會兒,他就氣喘吁吁的,想躺在地上休息,卻被兩個工作人員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