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張朝揚沒見過龐麥郎,不懂得江一鋒的惡趣味。
“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一步一步似爪牙,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
摩擦,摩擦!
摩擦,摩擦……”
當江一鋒唱完這首《我的滑板鞋》時,張朝揚忍不住想要吐槽和質疑。
卻看到現場一堆玩樂隊的音樂人,在激動的鼓掌!
“太厲害了,這首歌充滿了后現代主義的風格!”
“現在的音樂形式太單一了,民謠就是姑娘,搖滾就是怒吼,真的沒新意,還是江總牛逼!”
“這首歌的錯拍也是故意的,江一鋒利用刻意的錯拍,以及不標準的普通話發音,營造出一種不會唱歌的效果。
一個沒有什么才華卻努力追尋夢想的普通人,在這首歌里真實的展現了出來。”
“這是我聽過畫面感最強的歌曲,但我不同意追夢的說法。
從這首歌里,我聽到了深深的孤獨,那是刻入靈魂的孤獨感。
好似一個孤獨患者,在大街上旁若無人的踩著滑板鞋起舞,孤獨到了癲狂的狀態!”
……
聽到這些專業音樂人的評價,張朝揚吐槽的話又憋了回去,劉亦妃則是若有所思。
江一鋒也非常意外,他就是隨便玩玩,模仿龐麥郎的風格,唱了一遍《我的滑板鞋》。
沒想到卻收獲了如此高的評價。
只能說人成功了,確實連放屁都是香的。
但也不能說這些玩樂隊的在純拍馬屁。
在他們看來,江一鋒是寫出過山丘、wake等歌曲的音樂人,早就證明了他的音樂才華。
現在江一鋒寫了一首很怪異的歌,大家當然不會覺得他沒才華,而是認為一切都是有深意的,是江一鋒故意安排的。
所謂的抽象,也變成了后現代藝術。
更何況“我的滑板鞋”這首歌,確實也有可取之處。
這首歌一開始聽很抽象,多聽幾遍之后,真的是很有感覺。
歌詞的意思,是一個鄉鎮青年來到大城市,買了一雙好看的滑板鞋,然后非常的開心,在月光下不停的摩擦摩擦。
這看似很滑稽,其實彰顯出小鎮青年的自卑和掙扎。
他們融入不了大城市的生活,永遠只是個過客,這是一種絕望的孤獨感。
再進一步,滑板鞋也可以象征很多東西,比如夢想、金錢、美女或者所謂的成功,等等。
龐麥郎在寫歌時,肯定沒有這么多想法。
但一首歌完成后,就跟其他藝術作品一樣,不再只屬于創作者。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賈樟柯說他聽到“我的滑板鞋”后,直接聽哭了,他認為這首歌是神作。
這首歌別人來唱,真沒有龐麥郎的感覺,但江一鋒覺得,這歌跟張朝揚挺搭的。
不僅是張朝揚跟龐麥郎長得像,而是唱歌的語氣和節拍,都很類似。
而且張朝揚有過抑郁焦慮的體驗,也懂得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讓他來唱“我的滑板鞋”,既有惡趣味,也有幾分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