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后,劉之野手里提溜著幾樣煙酒點心。隨著姐夫劉福生、老弟劉鐵林,來到了村支書三大爺的家里。
三大爺名叫劉元海,今年還不到五十歲。是一個典型的農家漢子,臉上曬得黝黑,雙手粗糙且有力。
他見劉家兄弟幾人一起來訪,便起身下炕迎了出來。
“呦~福生~你們怎來了?來~都快進屋~”
姐夫劉福生笑著說道:
“三大爺,沒攪和了你睡午覺吧?”
這時候的農村,入冬后就沒有什么農活兒了,不怎么忙的話,都擱家里貓著過冬。
“入冬后,咱們村兒閑散的人員有的是,要是能給予一定的補償,估計都能掙得打破頭~”
三大爺聽完劉之野來的目的后,只是默默的抽著煙,一聲不吭的陷于了思考中。
但是家家戶戶里,基本上沒有任何存糧的。
三大爺皺著眉頭,眼神專注地,仔細打量了一番二人。
三大爺一聽,這是有正事要談啊。給他續了杯茶水,示意喝口水慢慢說。
“三大爺~是這么個情況,我們保衛處……”
“村里頭有一處兒,前朝留下來的老營地,地方也足夠大。集訓個二三百人,是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啊。”
一旁的劉鐵林,一把摟住了劉之野的脖子,兩人頭緊挨著頭,調皮的說道:
“三大爺,您先甭管他是誰,您老給瞜一瞜,看看我們長的像不像?”
“哈哈~甭說那些客話哈~”
雖然現在不怕餓肚子,靠集體吃大鍋飯了。吃的還不錯,據說有的地方,不但可以吃的飽,還頓頓有魚有肉。
“我小的時候在村里調皮,您老還打我屁股來著,有印象沒?”
劉之野最后,挑選了支“水連珠”m1944卡賓槍。這型號的槍是他在這戰場上,使用過次數最多的武器。
呡國后便逐漸廢棄,直到建國后,才被附近的民兵組織,用來作為大型的綜合訓練場使用。
劉之野,在營地里轉悠了幾圈,四處查看了一下周圍的設施。用隨身攜帶的相機,記錄下各處的影像。
“聽你爺說~你解放前兒就去當兵了,好像還是個軍官兒,如今這是轉業回來啦?”
……
“我們呢~也會給予村里,和參加建設的鄉親們,一定的補償和補助。”
“問題是住宿條件差點兒,有些營房年久失修,已經倒塌了。有的需要下大功夫,整理整理才能使用。”
末雨綢繆總是好的,不說別的就是額外增加點兒收入,以備不時之需,也是極好的嘛~
想到這兒,這三大爺劉元海豁然開朗。
“三大爺,其實這是個雙贏的好事兒。這要是搞好了,我們廠可以每年,都會進行幾次拉練訓練。村里的人也能多受些益處……”
劉之野越說著這詳細計劃,三大爺劉元海的眼神就是越亮。
劉之野一看三大爺的神情,就知道他的為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