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華夏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從臘八或小年開始,到元宵節,都叫過年。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際還未完全破曉,朦朧的曙光中已隱約可聞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宣告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四合院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拜年的儀式,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劉母鄧茹在廚房里精心準備著早餐,炊煙裊裊,香氣四溢。她熟練地操持著鍋鏟,精心烹飪著各式美味。
父親劉竟齋則帶著劉之野、劉之泰、劉之若兄妹三人,虔誠地在祖堂前給歷代先祖們磕頭,進行祭祖儀式。他們神情肅穆,動作虔誠,仿佛在向家族的歷史和傳統致敬。
祭拜結束后,聽到劉母在廚房里喊道:“孩子們,來幫忙了!早餐準備好了!”聽到這個聲音,兄妹三人立刻涌進廚房。他們看到母親正在忙碌從鍋里拿出各種美食,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
劉海中有些尷尬,臉色微紅地糾正道:“是高小,高小文化。”
一旁的弟弟妹妹聽了,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看到賈家人也來了之后,劉之野只好選擇向老太太告辭。老太太也明白之前發生過什么事情,只是她心底里嘆息一聲,點點頭回應劉之野兄妹的離開。
從聾老太太的屋子里出來后,他兄妹又一起來到了二大爺劉海中的家。
劉之野故意逗悶子,聲音含著笑意:“二大爺,看你覺悟如此之高,廠里應該給伱安排個一官半職的。”
爺爺和大伯一家聞聲出來迎接他們。劉竟齋帶領他們三兄妹,快速下車并快步走向他父親,恭敬地跪下。
“爹!兒子給您老磕頭了!祝您過年好!”他深情地說道,并身后的三兄妹也跟著一起喊道:“爺爺!祝您新年好!”
他們與老太太說笑著,這會兒又走進來了賈東旭與秦淮茹抱著小當,身后還跟著棒梗。
幸好在這個年代,交警們還沒有查超載的規定,否則的話,就算是在前安門大街上,他們這輛三蹦子也難以行駛,很可能就會被扣留。
他們首先拜訪了東院的兩位鄰居,魏家華子這家,由于關系較為親近,他們拜訪時顯得十分隨意。幾句簡單的客套之后,兄妹三人便向前院走去。
兄妹三人離開后,二大媽看著遠去的背影,感慨萬分。她輕輕地說:“看人家劉老師的孩子,真是有出息啊!劉之野和劉之泰兄弟倆,一個在廠里擔任要職,另一個則是大學的高材生,甚至連這小閨女都考上了高中,真是令人羨慕啊!”
二大爺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得意,說道:“你還別說,前一陣子車間里真有意提拔我……”
他們走進了劉海中家,眼前的景象讓人忍俊不禁。老棒槌劉海中還在裝模作樣,坐在八仙桌旁,閉著眼睛聽收音機里的廣播,好像在關心國家大事似的。
她輕聲嘀咕著:“我一直以為,你們的父親是個有福之人。現在看來,一點不假。你們兄弟三人都能有如此出息,真是讓人欣慰啊!”
他并沒有從炕上放的一盒“大生產”中取煙,而是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盒“大前門”,拆開后抽出一支遞給劉之野,表達著他對劉之野的重視。這一舉動看似豪邁,實則小氣扣扣搜搜的性格暴露無遺。
劉之野好奇地追問:“那后來呢?這事兒成了嗎?”
說走就走,一家人留下劉母在家守候,然后四個人擠在一輛三蹦子上,再加上一堆禮品,這輛三蹦子載著他們嚴重的超載。
劉老爺子笑呵呵地開口說道:“好!都好著呢!竟齋,快快請起!孩子們也都起身吧,地上涼。”
“……”
聽到這話,他紛紛起身,恭敬地向老爺子行禮問好。
盡管如此,他們兄妹還是禮貌地告辭,前往后院聾老太太的家里拜年。
前院,三大爺閆埠貴家,孩子們都出去拜年了,只剩下三大爺兩口子在家等待拜年的人。當他們一進屋,便親切的問候道:“三大爺!三大媽!過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