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野向劉元輕聲科普道:“大伯,那些干雜碎磨碎了,喂魚蝦也是可以的。”
他接著繼續說明道:“比如雞鴨鵝的骨頭,磨碎后可以作為魚蝦的餌料,既環保又經濟。
而且,這些廢棄物經過處理后,還可以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農田施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此外,雞鴨鵝的糞便經過適當的發酵處理,也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肥料,有助于擴大池塘的肥力。這不僅能為水生植物提供養分,還能促進池塘中生物多樣性的增長。”
他細心地補充道,“不過,在處理糞便時,一定要注意衛生和安全,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要注意,放養魚苗之前,先用生石灰將水塘消毒后在放水,然后在投放發酵好的動物糞便,過一段時間以后再投放魚苗等。”
他熟練地翻炒著,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每一道工序都顯得那么專業和精細。
大伯母輕聲細語地對劉之野解釋道:“你爺真是倔得緊,怎么勸他都不聽,非要上山看看去。你知道嗎,他當時一個人在山上溜達去了祖墳那邊……”
真是一點兒也不夸張,在這年月里看電影是件隆重的事。
在三人聊了一會兒后,爺爺、大伯母以及另外幾人冒著小雨回來了。他們每天都要去附近的山里刨了一些野菜和青草之類的,回來后做成牲畜的飼料。
大伯接過野雞,順手掂量了一下重量,不禁嘖嘖稱奇:“這只野雞足足有五斤重呢!近年來,由于咱們打獵過于頻繁,附近的山區已經很少看到這種野味了。”
于是他開始忙碌起來,準備食材,清洗、切配、腌制,動作熟練而流暢。
劉之野對爺爺說:“爺爺,這下雨天的路滑,您老就別上山了唄,這萬一要是摔著了可不好辦啊。”語氣中帶著些許埋怨,但更多的是關心。
這不怕意外,就怕萬一。萬一真鬧出個雞瘟豬瘟啥的,劉家莊親人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見面幾人與霍存又是一番客套不提。
每次傳來“放電影”的消息,村莊都沸騰起來,女主人早早做飯,年輕人梳洗打扮,孩子天不黑就要拿著小板凳去占位置。
霍存是個十足的吃貨,他得意地哈哈一笑,說道:“我說什么來著?跟著你劉之野就對了,無論到哪兒都能吃頓好的。”他的話引來周圍人的陣陣笑聲。
這個美好的瞬間,讓大家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輕松愉快,仿佛一切困擾都隨著天空的轉變而煙消云散。
“嘚!天氣好了啊。老霍,你記著,回去后立刻通知紅星廠放映隊,按原計劃晚上來放電影。確保今晚上準時放映,讓村民們與我們享受一場精彩的電影盛宴。”劉之野果斷地吩咐道。
他再次嚴肅地叮囑大伯劉元生:“大伯,如今養殖規模已見雛形,務必要注重科學養殖。一旦疫病降臨,絕非兒戲。”大伯劉元生認真聆聽,頻頻點頭,表示理解。
“嗯,真是不錯!我覺得這雞肉的口感和味道絕不遜色于您四叔公親手烹制的飯菜。”爺爺品嘗了幾口,由衷地贊嘆道。
然后,她在劉之野耳邊悄悄地說了一句:“估摸著是想伱奶奶了,你一會兒多與他說說話……”
他掂量著那只物件,發出“嚯”的驚嘆,顯然重量不輕,足足有5斤多重。他眼中閃過一抹得意,嘴角勾起微笑,“正好拿你添個菜……”
他并未掏槍,而是在近處挑選了一塊順手的石頭,動作敏捷地砸向了那只野雞。
一路上,他心事重重,思緒萬千,想著那些已經離世的親人。到了祖墳前,他小心翼翼地將黃紙點燃,煙霧繚繞,仿佛能感受到先人們的靈魂在周圍游蕩。
“嘿嘿!今天你到日子了……”劉之野一邊想著,手里的動作也絲毫不停。
劉之野這位令人敬仰的四叔公劉洪深,曾是解放前在鴻賓樓備受贊譽的大廚,如今已回到村里安心務農。
老爺子笑著說:“我閑不住,正好上山溜達一圈,順便挖些野菜、草藥什么的,就當鍛煉身巴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