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你個人情況大致如何,說來聽聽。”劉之野主動詢問起李明的個人情況,作為今后與他關系密切的通訊員與秘書,了解他的相關信息很有必要。
李明在聽到首長的問話后,立即回答:“報告首長,我今年21歲,是京城東城人,畢業于京城公安學校。”他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充滿了自信。
“嚯!你還是公安專業出身的高材生。真是不錯啊,今后業務上有你的幫助,我就輕松多嘍。”劉之野聞言很是高興地說道。
他接著說道:“不過,今后不要稱呼首長了,直接稱呼我大隊長就行。”劉之野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嚴肅,但更多的是一種親切。
這倒不是稱呼他為“首長”,是違制了,這樣的稱呼沒問題。因為追溯“首長”一詞,古已有之,并不局限于軍隊高級領導稱呼。
《尉繚子·束伍令》:“亡長得長,當之。得長不亡,有賞。亡長不得長,身死家殘。復戰得首長,除之。”《新唐書·兵志》:“彍騎十人為火,五火為團,皆有首長。”
梁啟超《新民說》十三:“善為羣者,必委立一首長,使之代表全羣者。”
“首長”既是指政府或部隊中的高級領導人,也可以指某個范圍內位居首位的一個人或一群人。
比如說,在一個團里面,團長就是首長;在一個營里,營長就是首長;同理,一堆將軍或部長在國家領導人面前,領導就是首長。
李明聞言立即從善如流,笑著說道:“是!大隊長!”
劉之野點了點頭,滿意地瞅了他一眼,然后開口道:“我們先去出操,回來后再詳聊。”隨后他扎好武裝帶,便帶頭走出了房間。徐李二人見狀,也隨后跟了上去。
之后,三人來到操場末尾,跟隨著跑操隊伍矯健地奔跑起來。
……
吃完早飯,劉之野帶著李明去了會議室開了個會議。會議結束后,一些領導干部將會留在營地內參與集訓大隊的日常管理工作。
他們將承擔起營地內的日常管理任務,為集訓大隊的順利運行提供保障。
一些領導干部則返回大隊駐地,負責大隊駐地的建設進度。他們將傾注全力,確保駐地建設如期完成,為大隊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劉之野作為主要領導干部,近期就常住“沙家浜”了。他開完會后,則會回家一趟說明情況。
見時間差不多了,劉之野便與李明前后腳進了會議室。劉之野坐于主位,李明則捧著茶缸子置于他面前,隨后坐于其后側,取出筆本開始做會議記錄。
此情此景,劉之野心中涌起一股歡愉。他暗自思量,自己這般年紀輕輕竟也有了秘書,真是人生一大快事;難怪會有人說權勢就是一種毒藥,令人欲罷不能。
“李明!”
“有!”李大聲回應。
劉之野笑著對眾位同志說:“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李明同志。他是新來的同志,今后將會擔任我的通訊員。”
這會兒的辦公室主任黃國華,笑著回應道:“大隊長,根據上面文件的指示,您將配備一名通訊員和一名司機。既然通訊員已經確定,那您司機的人選是否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劉之野考慮了一下,點頭說道:“你們辦公室可以從受訓人員中挑選一個。”
他這次職務的提升,可謂是跨越式的飛躍。因為他身兼多職(保衛處副處長、治安處副處長、治安大隊大隊長),雖是副處級,卻享受正處級待遇。
組織上為了讓他有更多的休息時間,還特意為他配備了通訊員和司機。
劉之野不禁陷入回憶,追溯到前世,那是在老家三千人合資工廠奠基儀式上的一幕。
那會兒的他還在讀小學,就被學校組織成軍樂隊的一員,在工地開工現場進行演奏。他身穿軍裝,頭戴軍帽,嘴里吹著小號,神情格外專注。
當時的場面可謂是人山人海,縣里的一把手親自到場,就像他如今這樣的配置,有秘書有司機,前呼后擁,宛如眾星捧月一般。
那會兒他還少只是個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心里總想著大丈夫當如是。
后來,長大了……哎!這些說多了都是淚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