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座院子曾經的主人就是高氏兄弟,確切地說,是他們家祖上世代相傳的。
在清末民國時期,高家從事走商返貨生意,積累了豐厚的資產。他們家的這棟院子只是眾多房產中的一處。那時候,高家在此地頗有名氣,北新橋這邊兒的老人都記得他們家。
在日占期間,他家老爺子為了生存,賣祖求榮,投靠了小日本,成了漢奸,擔任了狗屁維持會的副會長。這老東西背靠小日本,從此便作威作福,欺行霸市起來。
抗戰勝利后,這老東西被國軍拉到郊外打靶,他們家大部分家產也被充公,只給他們兄弟倆留下了這處最小的院子當做存身之所。
而高氏兄弟,才十三四歲的年紀;無奈這坐吃山空之下,迫于生計,只好早早地出門尋找工作,只為掙一口吃的。
在那個時代,由于他有一個漢奸的父親,他們兄弟倆找工作非常困難。他們四處碰壁,受盡了白眼。最后,他們無奈之下只能賣掉大部分房間,花錢托人將兄弟倆送到了“婁半城”的鋼鐵廠當學徒工。
老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話還真沒錯。那當爹的能漢奸,這當兒子的也不是個啥好東西。
從胡同口走來兩位長相一模一樣的醉漢,他們打著酒嗝,晃晃悠悠地互相扶持著,一路浪笑著。其中一人說道:“哥!這小娘們,還真潤啊,哈哈哈……”他們互相攙扶著,走進了這條曲折的胡同。
高原眼珠子一轉,狡辯道:“這黑咕隆咚地,突然出現這么多人向你撲來,換做是誰都會害怕吧?”
“我猜測這里可能隱藏著什么,沒想到直接找到了錢!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馮鋼大笑道:“這下好了,基本上可以確定是高氏兄弟做的。”
到這里,劉之野對高氏兄弟倆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正在潛伏的公安人員們等候的饑腸轆轆,略顯不耐煩的時候。
突然,他發現門口的灶門有些異常,發現有許多被弄出來的草木灰。
“行動!”
高氏兄弟見閉口禪是不成的,于是,訥訥地說道:“是,我叫高原。”
然而,好景不長,在建國后的幾年里,軋鋼廠進行了公私合營,成為了冶金部直屬企業。
劉芳亮點點頭,“我立即讓同志們四下布控,盡快找到這高氏兄弟。”
所有人大為驚喜,迅速圍上前來。很快,他們從灶臺里就取出了一疊疊整齊的50摞“大團結”,這些錢正是楊雪從銀行取走的款項。
高原梗著脖子道:“我們犯什么事兒了無憑無據地,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
于是,他蹲下身子,低頭往灶門里看去,發現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見。
接著,他罵罵咧咧地抱怨道:“媽的!真是可惜了,還沒弄幾回,就他娘的讓你給……”
高原和高平抬頭看了他一眼,又低頭不語。他們到現在還在納悶,這雷子怎么這么快就發現了他們犯事的,這不應該啊!
劉之野道:“立即派人去高氏兄弟的工作單位—區衛生局找他們,他們應該自認為做得天衣無縫,不會想到咱們這么快就破案了,因此不太可能就此潛逃。”
“孫立!快取一只手電筒來。”于是他命令道。
他一掏,竟然掏出了一大摞“大團結”。他激動地大聲說道:“快來人,我找著錢了!”
劉之野四下打量著他們兄弟倆的房間,這是一間標準的北屋三室。
劉之野嚴肅地擺擺手,說道:“現在還不能過于樂觀。首先,我們需要找到楊雪同志,其次,必須盡快抓住高氏兄弟。”
在場的辦案人員也真是辛苦,只能忍受這股令人作嘔地臭味,仔細排查了起來。
劉芳亮激動地贊嘆道:“大隊長果然厲害,您是怎么知道錢藏這里的。”
他仔細打量著房間內的布置,試圖找出一些線索。
劉之野笑著說:“灶臺口有煙灰,要不是我自己也被煙灰吸引了注意力,我也不會發現。”
于是,幾人立即朝著高氏兄弟二人撲了過去。
高原猛地驚叫一聲:“哥!不好!前面有雷子!”不用他說,高平又不眼瞎,他急忙說道:“別喊了,趕緊跑吧!”
突然,發現幾名公安人員,向他們猛地撲了過來。
劉芳亮疑惑地問:“灶臺口燒火做飯,有煙灰不是很正常嗎?”
隱藏在此的周衛國見到這倆人,低聲問道:“看清楚了是他們嗎?”他身邊的公安戰士道:“太遠了看不清,從體型上看大差不離。”他倆人隱匿在暗處,目光敏銳地注視著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