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之野坐下后,說道:“你是為了新街口的案子過來的吧?”
劉之野慎重地點點頭:“是的于局,我向您匯報一下,然后再去刑偵處交接一下案件后續工作。”
于副局長贊許道:“此次案件能如此迅速解決,實屬不易,你功不可沒。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破了案,真是讓人驚訝。說來聽聽,你是如何辦案的?”
劉之野拿起桌上的煙,抽出一支示意領導先抽。于副局長笑著擺擺手,示意他自己個兒來吧。劉之野便把煙放回了桌上,將煙點上。
他抽著煙,然后娓娓道來:“領導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
從分局出來后,劉之野一身輕松,他直接驅車去接上了劉鐵林。
“老弟,有日子沒回家了吧?”劉之野笑著道。
劉鐵林興奮地道:“嗨!特訓結束后,順便回去了一趟,之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哥,你這么滴,咱們先去一趟供銷社,我去給咱爺爺他們買點兒東西。”
劉之野笑著道:“還買什么呀,我都準備好了,不用你買。”
劉鐵林道:“那不成!那是你的禮物,我這好長時間也沒回去了,怎么著也得表示表示不是。”
“得!那咱走著!”
劉之野兄弟倆于是來到了供銷社,他懶得逛直接掏出十幾張生活票遞給了劉鐵林:“我不進去了,擱外面等你;你快去快回,這些票你拿著,東西就看著買吧!”
劉鐵林推辭道:“哥,不用,我手里有票。”
劉之野不容他廢話,直接把票往他手里一塞,說道:“你才幾張,估摸著自己用都不夠,我給你就拿著,快去吧!”
劉鐵林無奈,只得接下:“哎!我去去就回!
由于是禮拜天,供銷社里人聲鼎沸,劉鐵林費了不少工夫才將所需物品一一購齊。他滿頭大汗地回到車上,倆兄弟才開始了歸途。
回到南鑼鼓巷,再接上等的心焦的劉竟齋三人,然后一路疾馳地回了劉家莊。
等他們回了老宅,才發現家里事一個人都沒有,大門落鎖。
然后,劉鐵林找到鄰居的老太太詢問了一下才知道。
原來今天村里的人大都去了南邊的稻田里收割水稻,因為他們的水稻今年種得稍晚了一些,所以比其他地方的水稻晚了一個星期的收割時間。
劉之野提議道:“咱們去瞧瞧唄,順便捉幾只蟹子回來。”劉之若開心地回應:“快走,我還沒見過收割水稻的勞動場面呢!”
于是他們,又一路到了南邊的稻田。只見現場,成熟的“京西稻”鋪展開來,呈現出一幅“山清水秀稻穗香”的美麗圖景。
村里的人們正熱火朝天的在稻田里用鐮刀收割者稻田,這年月我國還沒有機械化收割機。我國最早的機械化收割機,還要等到1963年以后引進蘇聯的技術后才有的。
隨著季節的更迭,水稻進入了收獲的季節。現在,南山邊的稻田里一片金黃,那是千畝的水稻,等待著村民們用雙手去割取。
然而,由于技術的限制,目前收割水稻全靠人工。所以,一旦到了收割期,那真是全村老少齊上陣。
“呦!是竟齋老弟回來了!”一位劉竟齋的同輩兄弟眼尖地瞧見了他們父子幾人一行,興奮地迎上前來,笑容滿面地打招呼道。
劉竟齋滿面笑容地迎上前來,親切地說道:“是啊,回來了,大猛哥!真是好久不見了!近來過得可好?”他伸出手,與這位久別重逢的兄弟緊緊握在一起。兩兄弟就地坐下來,聊起了家常,分享著彼此的生活瑣事,氣氛溫馨而融洽。
“二大爺!您好啊!”劉之野帶著兄弟妹子一起向他打著招呼。
這位二大爺,笑呵呵地道:“大侄子,你也回來啦!聽說前一陣子你有了個小丫頭啊,怎么沒帶回來嗎?”
劉之野笑呵呵地回應道:“二大爺,您放心!這個孩子剛滿月不久,確實還太小,所以我就沒把他帶回來。不過,等她再大一點,我會把他帶回來,讓你們瞧瞧他的成長變化。”
幾人正聊得起勁兒,三大爺卻招呼著大伯一起過來了。
“大哥,三哥,快過來坐這兒休息會兒啊!”劉竟齋遠遠地就招呼他們。
三大爺笑著說:“我們就是專門來找你們聊天的,要是不來你們回來了,我們可舍不得休息啊!”
“怎么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呢?”大伯一邊坐下一邊問。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