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陽見是“矮嘴黃醬”茅臺,眼前一亮。他客氣地說道:“咱倆這關系,你還跟我客氣什么?破費了啊!下次不許這樣了。”
劉之野故意逗他:“哎呀,也是啊,要不我直接拿回去吧?”他這么說著,一邊輕笑一聲,仿佛是在調侃對方。
鄧朝陽聞言,臉色一變,瞪眼說道:“喂!你這小子怎么這么小氣?送出去的禮物哪有再收回來的道理?”
劉之野對他翻了個白眼,說道:“不是伱之前說的,不用客氣嗎?我覺得你說得對,我還是空手來的好。”
鄧朝陽笑罵道:“好你個劉之野跟我玩這個啊,我就是跟你客套客套,你還當真了,怎么這么扣呢?”
“哈哈哈……”
二人一路談笑,駕車來到了一處位于禮士胡同的獨門一進四合院門前。
禮士胡同位于京城市東城區東南部,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有支巷通演樂胡同、燈草胡同,北有支巷通前拐棒胡同,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轄。
在明清時代,這里是販賣驢騾的市場,叫“驢市胡同”。直至清末宣統年間,這兒廢除了牲口市場,人們才巧妙地依諧音改稱之“禮士胡同”。
今天的禮士胡同,是條幽深的巷子。胡同深處有濃郁的綠蔭,兩旁是灰色的墻壁和屋瓦。
這兒以大宅子多而聞名,電視劇《大宅門》就是在路北129號清時武昌知府的豪宅拍攝的外景。
如果從胡同的一頭溜達到另一頭,邊走邊瞧,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胡同中部路北墻上十幾塊大幅清代磚雕。
據說,如此精美的磚雕甚至在故宮都找不到呢!這是禮士胡同的一大特色。
“到了,這就是我的家。原本是我哥的,他搬走后,便留給我了。”
劉之野跟隨鄧朝陽走進大門,他發現這里特別熟悉,跟電視劇里的情景幾乎一模一樣。
這里,他猜想,如果這里是鄧朝陽的哥哥鄧朝山的家。而那隔壁,想必就是多門“多爺”的院子了。
劉之野對這部劇中的多門角色非常感興趣,他認為這個角色的戲份太少,應該成為男三號才對。
多門在劇中只是配角,戲份不多,但他的性格和故事情節卻引人入勝,令人難忘。
現在劉之野既然來到了這個故事世界里,他難免的有心結交一下這位奇人異士。
這位多門可是位真正的能人,他家祖上是從三品游擊將軍,屬于滿洲鑲黃旗出身。
從他爺爺那輩起再到他自己,已經是第三代警察了,可以堪稱是警察世家。
多門這個看似簡單又不平凡的家世,可是蘊含了非常多的內容。
首先他這人見多識廣,閱歷非凡,人懂情世故,京城里里外外的秘聞傳奇他都通曉一二,是個知名的“百事通”;
其次他有家傳的偵查斷案絕學,再加上他多年來的耳濡目染,親身實踐,可謂是當代神探。
按道理說,多門憑借這樣的實力,若他愿意做一些違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并想方設法往上爬,憑借其資歷和人脈,他肯定能夠成功。
但是他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亂世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學,所以他寧肯當一個低調再低調的小警察,也不愿意昧著良心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第一次遇到郝平川一伙知道他們是共黨時,雙方卻沒有發生沖突,反而還為他們指出了出路。這一點足以看出他的高情商和為人處世的能力。
在偵辦萬林生被殺的案件中,所有人都沒有發現的線索,卻被多門的一雙慧眼給發現蛛絲馬跡。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這里沒有多爺發現那顆帶血的石子,那么就不會引出瞎貓的劇情。
如果不是后來發現瞎貓竟然是超級近視眼,那么鄭朝山肯定在此時就暴露了,這部劇也就可以提前劇終了。
這就是多門的厲害之處,難怪鄭朝陽見到多門,都要尊稱他一聲“多爺”!
劉之野也是真真切切地佩服這位老家伙,深知他是一位如同少林“掃地僧”般深藏不露的人物。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