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野今天打算休息一天,就放開了心情,與三大爺閆埠貴、閆解成、傻柱、父親劉竟齋、老弟劉之泰、還有他的司機于淼、通訊員李明等人好好地喝了一場。
“咝!這散酒真不錯啊,柔和還不上頭。”劉竟齋今天難得也放開量多喝了幾杯,喝到現在他只覺得有些暈乎,卻沒有別的烈酒喝多了后的種種不舒服的感覺。
“嗯,是劉叔說的對,不比一些名酒差,這是什么酒啊?”
“對對,要是散酒都這么好喝,還喝什么名牌酒!”
三大爺閆埠貴附和地點點頭,說:“我覺得這酒比一些瓶裝酒還好喝,這不是一般的散酒呢。”說著,又是“滋溜”一盅下了肚,表情美滋滋的。
劉之野點頭笑道:“爸,您喜歡的話,我給您留幾壇子家里,慢慢喝。”接著,他對閆埠貴說:“三大爺,一會兒您回家也帶上一壇。”
“這酒是我托人特意根據【府釀白酒】方法釀造的燒酒,采用玉泉山的水,別的地方是沒有賣的。”
燒酒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府釀白酒”是華夏清代皇族傳統名酒,與蓮花白酒、菊花白酒俗稱“三白酒”而聞名于世。原系專為皇族及王府宴會用酒,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了。
府釀白雖然不是宮廷專用御酒,也不像蓮花白、菊花白那樣是華夏傳統名酒,但府釀白酒的出身也不低,它是清代王府的私家酒。
清朝是滿族八旗的天下,八旗子弟不用參加勞動就有一份兒“鐵桿兒莊稼”,作為爵位最高的王爺,家庭生活更是奢靡,很多王府都養著專用廚師,為這些王爺、福晉、格格們變著法兒的做好吃的。
這些菜很多都是原創、或者叫專享菜品,別的地方吃不著,包括現在,京城還流傳著很多號稱是王府私房菜。
酒也一樣,宮廷技師能釀出專供帝后享用的酒品,王府技師一樣也能。
劉之野作為一個好酒之人,得知有這么一款好酒,自然按捺不住見獵心喜的心情。經過多方查找,他終于找到了這款酒的源頭——當初“醇親王”府地釀酒師的后人。
一番交涉之后,對方看在錢的份上,同意給他釀造了幾千斤“府釀酒”。
說實話,劉之野如今最不在乎地就是錢,沒想到當初一個倒賣資源的生意讓他做的這么大。
這買賣做的是越來越大,大到他自己個兒都心驚膽戰地害怕不已。
單是他每個月都要往返兩趟津港,就能帶回來百萬斤的海產品資源。
這還沒算上劉家莊,這個越來越重要的物資供應基地,可以為他提供很多的肉食品、糧食、瓜果蔬菜、山野貨等。
每個月這么大的交易量,就養活了數十家大型企業單位和郝順這些靠海吃飯的漁民,還有成千上萬需要這些緊缺物資過活的遺老遺少資本家們。
假使現在他想收手不干了,這些人都不可能答應他。這也是為什么他僅僅一兩次沒有按時交易,這些人就急不可耐地原因。
隨著他的財富積累越來越多,他不得不考慮如何將這些金錢花出去,否則這些財富只會變成一堆毫無意義的廢紙。
于是,他開始琢磨如何將這些錢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讓這些錢發揮更大的價值。
他除了繼續購買古董藝術品、兌換黃金、珠寶首飾、玉石、寶石、珍貴的藥材、木材、收藏珍稀的郵票,就是囤積高檔白酒、茶葉等飲品。
其中,囤積高檔白酒,就是他瞄準的另一條賽道,未來的增值不比文物藝術品低。
比如說茅臺,一瓶幾塊錢,要是存放到幾十年后,最起碼十萬倍的增值。
現在的高檔酒雖然價格也不便宜,但是比起古董藝術品可遇不可求的,卻非常容易獲取。
實在不成,他還可以釀造酒,再放幾十年后也一樣價值不菲。
而“王府白酒”就是他找人釀造的第一種白酒。
(本章完)</p>